电气与信息工程

  • 具有H∞性能的输入受限三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韩光信;张保葵;

    【目的】针对直线三级倒立摆控制输入受限下的稳摆控制问题,设计了具有H∞性能的输入受限三级倒立摆控制器。【方法】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将控制输入约束问题转化为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优化值的优化问题,经Lyapunov稳定性推导出符合条件的LMI,利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求解得到有效的K。进一步在控制输入受限下引入H∞性能指标,使所设计的控制输入受限下的算法具有H∞性能。【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于控制输入受限下的复杂高阶次不稳定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结论】控制输入信号在给定的受限范围内实现了三级倒立摆的稳摆要求,且引入H∞性能指标后控制输入和摆杆波动更小。

    2024年17期 v.51;No.888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参量信息融合的切削测试分析系统设计

    杨雪;

    【目的】为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套基于切削力、切削温度信号的多参量信息融合的切削测试系统,从而优化切削参数,提升整体加工效能。【方法】首先,分析切削力、切削温度的经验性模型,并选择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量这三个因素,研究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其次,选择方差分析法的离差平方和SS、平均离差平方和MS对正交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结论】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切削用量可根据这3个切削因数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进行合理设置,提升切削效率。

    2024年17期 v.51;No.88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duino的多功能循迹小车设计

    王长乐;魏雄飞;王静;高宇;陈洪亮;常曼莉;

    【目的】针对传统循迹小车存在反应速度慢、判断不准确、定位精度低、扩展性差、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Arduino的多功能循迹小车。【方法】借助光电传感器实现移动检测,结合摄像头、物联网、触摸屏等模块,设计出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模块多功能循迹小车,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实物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小车不仅能够与终端建立通信,完成对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而且能够通过传感器控制行驶方向,实现在预设路径上自动行驶;还能够通过摄像头对图像进行采集与处理,并检测后上传至物联网终端。【结论】成功设计了一款兼容性更强的多功能循迹小车,适用于仓库物流、环境检测、巡检维护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024年17期 v.51;No.88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机械与动力工程

  • 电动汽车电池箱体轻量化设计

    王宁;马浩岚;姚会君;

    【目的】以某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为研究对象,对电池箱体进行轻量化设计。【方法】从材料轻量化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结合有限元分析,使用CAE仿真分析技术,建立电池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电池箱体进行4种典型工况下的静态特性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对电池箱下箱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态特性分析,得到了3种材料下的电池箱下箱体的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对3种材料下的电池箱下箱体前6阶约束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特征频率。【结论】通过仿真分析得到的不同材料电池箱下箱体的静态特性和模态特性数据,经过评估和比较各种材料电池箱下箱体的整体性能,并综合考虑了其经济适用性后,最终选择采用铝合金作为电池箱下箱体的轻量化材料。

    2024年17期 v.51;No.88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区域化管理的垃圾中转平台设计

    胡毅;王玉勤;周路祥;邵家乐;朱庆卓;

    【目的】为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推进带来的垃圾清运问题,提出了面向区域化管理的垃圾中转平台设计方案。【方法】为打造高性能的垃圾区域化管理网络,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垃圾中转平台的主要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利用Simulation模块对平台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计算结果显示,装置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结论】该平台的设计将为现代城市和社区的垃圾管理提供清洁、绿色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17期 v.51;No.88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ZL26E成型机滤棒颗粒均匀施加装置的设计

    孙长义;赵斌;周有华;范美顺;冯正江;

    【目的】为解决ZL26E成型机生产颗粒料棒时,颗粒施加不均匀导致滤棒的重量和吸阻波动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颗粒均匀施加装置。【方法】该装置由颗粒滑落装置和丝束稳定装置组成。颗粒通过滑落装置均匀、平稳落到丝束带上,丝束稳定装置通过负压吸风减少丝束带在运行过程中的抖动,同时将颗粒吸附在丝束带上送入成型工序。【结果】通过综合测试台,检测ZL26E成型机生产出的滤棒的重量标准偏差数据和吸阻标准偏差数据。检测结果表明,滤棒重量标准偏差由0.013 2 g减少到0.008 4 g;吸阻标准偏差由147.071 Pa减小到109.682 Pa。【结结论论】该装置运用后,有效提高了颗粒施加的均匀性,确保料棒的重量标准和吸阻标准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024年17期 v.51;No.88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矿业与水利工程

  •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字溪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宋维国;肖丹;吴盛;张洪潮;

    【目的】字溪金矿是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产于蚀变岩脉中岩的金矿床,探讨其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标志,对于区内金矿找矿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观察等方式,探讨了矿床成因,总结了找矿标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中基性岩脉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闪长岩,其成因与板内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有密切关系,属于碰撞后伸展活动的产物。矿床形成于雪峰山陆内造山过程中,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断裂构造、基性岩脉及毒砂化等热液蚀变等是寻找该类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区内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参考。

    2024年17期 v.51;No.88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MIKE耦合模型在内河航道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

    张会杰;周昂;

    【目的】在航道水面线计算过程中,常常会有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对水产生不可忽略的阻碍作用。为研究含有水工建筑物的耦合模型在航道水面线计算中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以汝河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对河道典型工况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测河道横断面,创新性地建立闸位处地形的一、二维河道耦合模型,并在模型率定后进行水面线计算分析。【结果】分析闸位处的流场分布情况可知,模拟结果能够体现水闸结构对过闸水流的阻碍作用,从而影响闸前闸后的水位变化。【结论】一、二维河道耦合模型结果率定和适用性较好,该方法的应用为含有水工建筑物的水面线计算提供了参考。

    2024年17期 v.51;No.88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烈河水库面板堆石坝三维静动力有限元分析

    谭倬;张涵;

    【目的】研究地震作用下堆石坝应力变形规律,为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玻烈河水库面板堆石坝结构特性和材料特性,开展三维静动力有限元分析。采用邓肯-张E-B模型描述堆石体静力特性,以及等效非线性黏弹性模型描述堆石体动力特性。【结果】静力计算结果表明,蓄水期坝体的最大垂直位移是最大坝高的0.45%,坝体最大应力在合理范围内。动力计算结果表明,加速度响应坝体顺河向、横河向、垂直方向均较强烈。永久沉降约为坝高的0.33%,坝体整体稳定。【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玻烈河水库面板堆石坝设计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合理。

    2024年17期 v.51;No.88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小断面地质探洞爆破掏槽方式现场试验

    李新翰;

    【目的】研究不同的掏槽方式对探洞爆破掘进的影响。【方法】在辅助孔和周边孔采用相同的布孔前提下,统计地质探洞实际爆破掘进中两种不同掏槽方案的爆破效果,分别从钻凿工作量、爆破进尺、爆破块度等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在坚硬岩层中,14孔掏槽方案比10孔掏槽方案多钻凿4个炮孔,用时占整个作业循环时长的4.4%,平均进尺超后者14.9%,且前者更具稳定性,破碎块更加均匀。【结论】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掏槽方式的爆破效果,可为坚硬围岩条件下,小断面爆破掘进掏槽孔布置提供参考。

    2024年17期 v.51;No.88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交通与土木工程

  • 盾构下穿古城区地面沉降预测及现场监测分析

    张翔;李义翔;陈健;刘滨;舒计城;

    【目的】为了获取武汉市和平大道南延线盾构段地面的沉降数据,本研究通过Peck公式对现场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并对Peck公式进行了修正。【方法】每30 m设置沿隧道上部对称分布的监测点进行现场地表沉降监测,选取其中4个最具代表性的断面沉降结果进行Peck公式拟合分析和验证,并根据实际沉降情况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轴线上部存在异常沉降,因此通过对后续掘进段掘进参数进行调整,加强壁后同步注浆和监控测量控制沉降,并且将得到的沉降槽曲线与Peck公式进行拟合,得到4个断面的实测沉降数据与拟合曲线的拟合优度R2均高于0.85。【结结论论】盾构段沉降槽曲线与Peck公式计算结果高度拟合,可以用Peck公式对研究区沉降进行预测,选取地层体积损失率Vl为0.95%,沉降槽宽度系数k为0.55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后,可以更加简单高效地预测后续沉降。

    2024年17期 v.51;No.888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豫西某在建高速公路滑坡综合勘察设计研究

    杨力龙;周向向;王亚奇;郭永祥;杨振辉;

    【目的】豫西山岭重丘区由于地形地质复杂,高填深挖多,在建设高速公路过程中对原地形的扰动较大,易引发工程滑坡,采取何种方法准确查明滑坡特征是滑坡勘察中的难点,也制约着滑坡治理方案的确定。【方法】针对豫西某在建高速公路大型深层土质滑坡,通过低空航拍三维实景建模、地表调查监测、地下钻探、物探、测斜、试验等多种勘探方法进行滑坡勘察,准确查明滑坡的范围、剪出口、覆盖层厚度、物质组成、后缘裂缝及滑面(带)特征,并通过表层、深层位移监测方法进行滑面校核及稳定性监测。【结果】综合确定滑面(带)抗剪强度参数,定量计算滑坡剩余下滑力。【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滑坡治理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17期 v.51;No.888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坑边坡土钉墙支护效果研究

    白锦烽;

    【目的】基坑边坡放坡开挖过程中易产生破坏,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土钉墙支护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福州市某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构建该基坑边坡三维网格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该边坡在未采用土钉墙支护和采用土钉墙支护两种情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和位移量。【结果】未采用土钉墙支护时,该边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85和0.73,边坡最大位移量分别为112.5 mm和125.8 mm;采用土钉墙支护后,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31和1.24,最大位移量分别为27.8 mm和28.0 mm。【结论】土钉墙支护显著减少了坡体位移量,提升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2024年17期 v.51;No.88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复合改性玄武岩纤维PA-13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王海洋;王景博;邵景干;邵旭东;李文凯;

    【目的】为改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选用SBS、橡胶粉及玄武岩纤维稳定剂对其进行复合改性。【方法】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在SBS及橡胶粉改性剂掺量分别为5%、10%,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4%的基础上开展P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不同橡胶粉掺量下对PA-13排水沥青混合料开展高温抗车辙、抗水损害及抗剥落等路用性能研究。【结果】从高温性能及经济性考虑,橡胶粉的合理掺量为12%;从水稳定性能角度考虑,橡胶粉掺量为10%;从抗剥落能力及经济性考虑,橡胶粉的合理掺量为10%。【结论】SBS、橡胶粉及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2024年17期 v.51;No.88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制砂的特性及其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吴钇锋;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机制砂的排水性能,研究机制砂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方法】通过介绍机制砂的基本特性,分析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合理发挥机制砂的应用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将机制砂应用到高速铁路方面,能提供较强的力学性能,能保持良好的工程性能,可加强高速铁路线路的稳定性。【结论】机制砂特性的研究与应用,推动了机制砂在高速铁路等领域的应用,对保障我国高铁工程等项目砂料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17期 v.51;No.888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化工与材料工程

  • Sc元素对Al-Cu-Li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陈玉祥;谢元康;邓运来;

    【目的】对含Sc元素的Al-Cu-Li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疲劳裂纹扩展进行分析,总结Sc元素添加对晶粒组织、析出行为、力学行为及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因素,为设计高综合性能的Al-Cu-Li合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硬度、室温拉伸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合SEM/EDS、EBSD和TEM表征,分析Sc元素对Al-Cu-Li合金的影响。【结果】无Sc合金的晶粒尺寸比含Sc合金的大。无Sc合金的硬度为182±2 HV3,明显高于含Sc合金的171±2 HV3。室温拉伸性能也表明,无Sc合金的强度明显高于含Sc合金,但含Sc合金的断后伸长率更高。循环加载次数相同时,含Sc合金的裂纹长度明显低于不含Sc的合金,无Sc合金的FCP速率高于含Sc合金。【结论】含Sc合金中形成Al3(Sc,Zr)相,提高高温下的稳定性,增加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抑制晶粒的长大。AlCuFeMn和AlCuSc(W)相均消耗Cu元素,减少时效过程中T1相的析出,降低合金强度。与不含Sc合金相比,裂纹迂回绕过含Sc合金形成的W相,导致裂纹在传播路径上发生偏转,含Sc合金的位错密度更高,在高应力强度因子下,能够更好地阻挡裂纹扩展。

    2024年17期 v.51;No.888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张向可;徐鹏飞;董保莹;陈拴成;陈春辉;陈康;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绝缘拉杆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7628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材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制备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与热力学性能测试,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特点,并与绝缘拉杆用产品材料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结果】7628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到583 MPa,弯曲强度达到570 MPa,剪切强度达到53 MPa,击穿电压大于100 kV,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06℃,线膨胀系数仅为6.84×10~(-6);绝缘拉杆产品拉伸破坏强度为149 kN,机械性能裕度为1.5倍,且通过了1.2倍雷电冲击裕度试验。【结论】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气击穿强度与热力学稳定性,不仅保证了绝缘拉杆的稳固性和耐久性,还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绝缘拉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17期 v.51;No.888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陈旭东;李军建;申俊杰;

    【目的】探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某市政园林为例,分析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领域常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类别及对应的原理,并详细阐述具体施工过程中关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效果。【结果】BIM技术、绿色环保技术“、海绵城市”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高密度聚丙烯支撑材料、环保仿木纹混凝土材料、高渗透性与防水材料及透水材料与渗水材料的应用有效提高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绿化效果。【结论】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领域使用新技术与新材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有助于绿化工程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

    2024年17期 v.51;No.888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

  • 中原城市群土地绿色利用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耦合分析

    李屏屏;王政阳;毛佳圆;梁流涛;

    【目的】通过构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探究中原城市群发展“质”和“量”的协同度,寻找中原城市群新的发展方向。【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SBM模型、莫兰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中原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存在发展上升期后耦合协调度下滑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城市间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相关关系,HH型城市在核心发展区集中且数量增长,而LL型城市分布较少,LH型和HL型城市数量逐年降低,显示出极化作用减弱。【结论】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包括经济转型、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政策、绿色科技创新、区域协调等。

    2024年17期 v.51;No.888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滑坡预测研究可视化分析

    张克利;张馨丹;刘欢;

    【目的】探讨滑坡预测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了1991—2023年以滑坡预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详细阐述其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滑坡预测研究在世界各国均是研究热点,其中以中国最为显著;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聚类中“machine learning”最为显著,这意味着机器学习等新型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滑坡预测领域。【结论】未来的滑坡预测研究将聚焦技术手段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监测范围的全面化与立体化、预测模型的精细化与动态化和滑坡风险评估的综合化等4方面。

    2024年17期 v.51;No.888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禹门口隧道洞口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张振江;周峰明;罗干;

    【目的】位于中国山西的禹门口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隧道口上方的陡崖存在较多岩石崩塌掉落现象,严重威胁浩吉铁路的正常运行。为保护工程区域,需进行岩崩灾害综合分析。【方法】利用RocPro3D理论及方法结合现场调查,运用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数据,对发现的64个危岩体失稳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危岩体的三维运动路径、速度、弹跳高度、频率和停驻点等参数。构建了上述4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的崩塌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研究区域的桥梁锚锭和桥隧工程区的危险性都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而龙虎公路受影响段的危险性则在低至高之间。【结论】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可为选择崩塌落石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依据。

    2024年17期 v.51;No.888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贵州省黎平县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公路滑坡治理方案探讨

    付明宏;杨鹭慧;

    【目的】查清贵州省黎平县空港新区世纪大道公路滑坡形成原因。【方法】根据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规模和变形特征,开展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测绘、剖面实测和资料收集等工作。【结果】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状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治理方案建议:抗滑桩+截排水沟。【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滑坡或者类似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2024年17期 v.51;No.888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

  • 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杨旭;

    【目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专利在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致使专利被搁置或滥用,亟须明晰高校专利成果转化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方法】以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指导方向为基础,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司法案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出高校专利转化权属纠纷、协议不规范导致的合同纠纷、专利权瑕疵风险及专利价值被低估等4种风险类别。【结论】建议高校提高专利成果转化全过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和针对四类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2024年17期 v.51;No.888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专利申请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王丹;

    【目的】以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为契机,对专利申请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探讨,为审查员如何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专利实质审查提供参考。【方法】梳理中国专利申请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缘起,辅助审查员对相关工作进行理解和实施。【结果】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专利法体系中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政府打击专利申请中不诚信行为的决心;在专利实质审查环节应用好诚实信用原则,助力专利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结论】当前阶段打击的主要目标是非正常申请专利,审查员应当全面学习并掌握新的专利法律法规,提高非正常申请专利的排查能力,在专利实质审查实践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诚信原则,为全面提高专利质量发挥中坚力量。

    2024年17期 v.51;No.888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魏至诚;

    【目的】分析郑州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探寻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运用统计调查法和典型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文献、文件、判例的汇总整理与分析,总结郑州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并参考同时期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结果】郑州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主要分为民事诉讼程序及审判团队专业素养两个方面。【结论】未来可通过完善诉讼程序、转移败诉风险、发展技术调查官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2024年17期 v.51;No.888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专利分析

    韩科厅;胡可;

    【目的】通过对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专利进行分析,为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方向提供专利数据的参考。【方法】从专利的视角,分析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专利申请情况,重点分析国内外申请趋势、中国授权专利的申请概况、重要申请人、主要技术分布等内容。【结果】水产养殖饲用微生态制剂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该领域授权率较低,授权专利的寿命较短,创新主体主要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技术涉及水体生物处理、水生动物饲料、菌株开发等。【结论】我国在水产饲用微生态制剂领域的研发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专利申请质量有待提升,新菌株的开发是该领域的研发热点和难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未来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专利运营,以促进产业进步和科技创新。

    2024年17期 v.51;No.888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药物递送脂质体的专利技术分析

    宋时雨;吴永英;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递送脂质体专利申请现状,把握此类药物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系统完整的专利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国内专利现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长远发展规划。【方法】从脂质体相关专利的分析出发,对脂质体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技术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等进行分析,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建议。【结果】预期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扩大脂质体递送药物技术的应用范围、深入了解脂质体的纳米结构和药物传递机制、不断完善脂质体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等。【结论】脂质体药物递送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企业可以加强技术合作和创新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024年17期 v.51;No.888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科技管理

  • 数字技术赋能河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房磊;

    【目的】研究河南省文化数字化实践经验,为河南省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整理、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河南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结果】河南省通过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旅游”跨界融合、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文化资源管理、打造文化超级IP等方式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但也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治理机制不够完善、科技支撑不够有力、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结论】河南省应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地平台引领作用、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发力,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河南力量。

    2024年17期 v.51;No.888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探析

    毛学民;

    【目的】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核心驱动力。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我国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支撑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政策引证、理论引用等方法,解读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困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路径。【结果】发展路径包括建立科学适用体制机制、确保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多维度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技术为主攻方向、促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紧跟全球化发展趋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结论】对于围绕强化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如何培育新动能、抢占新赛道、厚植新优势、塑造新方式、构建新体制,推动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17期 v.51;No.888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逻辑框架构建及应用

    冯文军;王淼;项勇;张辉;

    【目的】探索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推进科技奖励工作不断完善。【方法】根据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的特点,基于ATP通用逻辑模型构建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逻辑框架,建立融合相关性、效率、效果和影响等评估准则的科技奖励后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隶属度函数对后评估逻辑框架和指标体系在2022年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检验。【结果】2022年河南科技奖励工作评估结论为成功,但在奖种设置、奖励制度建设等方面有待提升。【结论】通过开展后评估工作,初步建立了科技奖励工作第三方监督和评估结果反馈机制,提升了河南省科技奖励工作的质量和整体绩效。

    2024年17期 v.51;No.888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现状与建议——以浙江省为参照

    熊津津;

    【目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大省浙江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河南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省与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占GDP比重、增长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相应的问题,结合两省数字经济发展给出了优化政策体系、加强基础技术研究、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等解决方法。【结论】对河南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17期 v.51;No.888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档案数字化保存与智慧应用

    王静;楚莒;沈继涛;

    【目的】探讨档案数字化保存的技术方法及其在智慧应用中的实践效果,分析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回顾梳理了档案数字化保存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展;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档案数字化项目作为案例,对其实施过程、技术路线及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档案数字化保存不仅显著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还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档案资源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应用和共享。【结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保存与智慧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助力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如产权纠纷、历史研究等,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2024年17期 v.51;No.888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资讯

    <正>微型二维材料调控平台面世科技日报8月25日报道,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二维(2D)材料原位转角调控平台。这个指甲大小的平台名为“MEGA2D”,具备高度灵活性和精确度,可通过电压精确控制2D材料的间距、旋转等。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扩展了科学家操控低维量子材料的能力,也为研究新型2D和3D混合结构铺平了道路,在凝聚态物理、量子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年17期 v.51;No.88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乡村科技》征稿启事

    <正>《乡村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优秀农业科技刊物,多次荣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等荣誉。一、办刊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根本,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紧扣农村深化改革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聚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前沿与热点,突出科学性、先导性、成果性和实用性,刊载和传播“三农”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年17期 v.51;No.888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