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2021年1月27日,中德科技合作联委会第25次会议以视频会形式举行,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和德国联邦教研部国际合作司司长苏珊·伯格(Susanne Burger)共同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科技部、外交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驻德国使馆和德国联邦教研部、联邦外交部、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德国国家科学院、德意志研究联合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弗劳恩霍夫协会、马克思·普朗克学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莱布尼兹学会、德国航空航天中心项目管理署、卡尔斯鲁厄项目管理署、于利希项目管理署、德国驻华使馆等21家中德双方有关机构的49名代表出席会议。
2021年04期 v.40;No.73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21年1月27日,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平台标委会)通过视频方式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研究推进科技平台标准化相关工作。第二届科技平台标委会委员、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60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科技平台标委会副主任委员苏靖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科技平台标委会秘书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李加洪主持。会议听取了秘书处以及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三个领域专家组关于2020年工作进展与2021年工作计划的汇报,审议通过了委员增选建议名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专家组成立方案等。
2021年04期 v.40;No.73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21年1月21日举行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圆满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截至2020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8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3017.3万件,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6 085件,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 391件。
2021年04期 v.40;No.7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根据科技部与ITER组织签署的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每年召开一次双边会议,通报上一年度的合作情况,交流讨论未来一年合作重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年度双边会议于2021年1月21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科技部办公厅、基础司、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核聚变中心的代表共同出席会议。中方代表团分别与ITER组织总干事以及宣传司司长、人力资源管理司司长等高层管理人员等进行会谈,就双边合作情况、
2021年04期 v.40;No.7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2021年1月25日,科技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经地方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评审推荐,科技部审核并公示,最终确定了北京天亿弘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健康智谷大健康产业园等133家单位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监督与管理,加大支持力度,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1年04期 v.40;No.73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接连发布。高小新在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科技创新"被频频提及,成为各地重点工作之一。北京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十方面重点任务,"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在首位。具体而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服务和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2021年04期 v.40;No.73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先锋;张瑞;
<正>近两年,河南省科技厅紧跟5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积极作为,前瞻布局,通过组织实施郑洛新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等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光通信芯片、信息安全、基础材料、集成应用等5G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助推河南省5G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支持5G产业关键技术研发。5G光通信芯片领域,支持仕佳光子连续承担4项省重大科技专项,
2021年04期 v.40;No.73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欧阳曦;张瑞;房磊;
<正>2020年,三门峡市科技局紧紧围绕省市营商环境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以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深化改革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提升行动,凝心聚力提升营商环境,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制定了帮助企业共渡难关10项便民举措,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和问题导向,破除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创新活力,不断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加强载体培育,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孵化服务能力。自2018年以来,新认定(备案)省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4个,市级双创孵化载体7个,
2021年04期 v.40;No.738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媛媛;
<正>平顶山市人造石墨产业占据近六成国内市场,在全国石墨碳素行业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拥有较大话语权。为突出解决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加快由生产型向产学研协同发展型推进,推动碳材料特色产业转型发展,2020年,平顶山采取"开小口,挖深井"的工作方法,开展碳材料科技创新专题活动,指导产业创新发展。活动首次举办碳材料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包括中国碳素材料协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内的行业知名专家来平发布成果、做主题报告、开展调研。在湖南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碳基材料科技创新专题培训,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专题讲座,组织系列科技合作对接,
2021年04期 v.40;No.738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国辉;卢声;周金萍;
五种典型的GIS局部放电具有各不相同的相位分布谱图(PRPD),因此人们可以计算测试样本与样本库的Pearson积距,以便进行局部放电模式识别。其间采用图像识别常用的灰度特征、分形特征以及图像高阶矩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特征量,并对特征量进行优选,取得了较好的模式识别效果。
2021年04期 v.40;No.73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孔令伟;
测试性试验可以客观评价产品测试性水平,验证产品的测试性设计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及时发现产品在测试性设计方面的各种缺陷,并促进测试性设计水平提升。FMECA作为测试性试验的重要基础,其详细程度决定了测试性试验能否更好地开展。然而目前FEMCA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满足测试性试验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测试性试验对FMECA的需求出发,提出一种面向测试性试验的FMECA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研制过程中。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测试性试验的要求。
2021年04期 v.40;No.73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清;
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驱动下,柔性生产线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柔性生产线属于多单元组合系统,由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输送单元、组装单元等多模块构成。本文从设计需求、基础结构、工作原理、机器人结构、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入手,就柔性生产线机器人组装单元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推动机器人在柔性生产线中的运用,保证柔性生产线组装单元安全运行。
2021年04期 v.40;No.73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杰飞;
为了提升传统遗传算法的寻优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群体竞争的遗传算法,并从算法设计上说明了其寻优速度提升、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原因;将基于群体竞争的遗传算法应用于复合函数最大值的求取上,并对比传统遗传算法的寻优结果,结果发现前者寻优速度快;最后将算法应用于基于时间窗的车辆路径规划上,并得出了最优解。
2021年04期 v.40;No.73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佳康;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空间信息的表示逐渐从二维形式朝三维形式转变,三维建模技术与点云数据采集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其真实性和可视化水平。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方面,其具有快速性、不接触性、穿透性、主动性和实时性,同时具有动态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效益高、密度高、精度高等特点,解决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实时性与准确性的瓶颈。因此,该技术在逆向工程建模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满足了各种产品需求。
2021年04期 v.40;No.73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商丽娟;
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缺氧、可燃气体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密闭空间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CAN总线的三层网络拓扑结构,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传感器的种类配置和数据信息的融合算法,更好地还原被检测环境的真实情况,有利于系统采取更准确的信息判断和控制策略。
2021年04期 v.40;No.73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剑峰;何英杰;郜迪;李启伟;
通信安全是所有电子通信产品普及后都避不开的问题。当前,要不断提升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能力,解决无线网络固有的脆弱性给数据传输带来泄露隐患的问题,并引领传统产业的数字转型,赋能垂直行业的互联互通。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低功耗技术、轻量级加密算法、信息加密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融合到无线通信模组,使云管边端联合保障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经过检测和试点应用,模组可以在复杂环境下安全、可靠地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正常运行。该类无线通信模组可以有效地保证联网终端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2021年04期 v.40;No.73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东方;黄增阳;曾燕平;姜文雍;陈恩亮;
本文利用Workbench Fluent分析模块,建立了曝气装置射流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流体内部分布情况。在出口扩散管收缩角10°、液体进口直径12.5 mm及喉管长度34.5 mm的机械结构尺寸条件下,笔者探讨了不同入口水流量、入口空气压力以及出口背压压力工艺参数下的流体域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数值研究结果可为曝气装置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机械结构优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021年04期 v.40;No.738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斗;张玉珠;陈建国;王安军;章梦哲;
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的推进,大部分变电站已实现集中监控。然而,这些远方操作控制在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存在极大的生产安全风险,若黑客入侵电力监控系统,则存在丧失控制权的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远方安全控制装置,在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基础上,确保一次设备操作的合法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远动设备直接响应调度指令而造成安全级别低的问题。
2021年04期 v.40;No.73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晓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互联网中的运用更加广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能促进现代技术进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简述,然后分析两者的联系,研究当前互联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互联网中的具体措施。
2021年04期 v.40;No.73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王猛;白晶;
热处理炉是钢铁企业进行热处理的重要设备,其温度控制的精确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为了得到质量优异的产品,某企业设计了由西门子S7-300 PLC程序和欧陆2408温控仪表组成的燃气热处理炉复合控温系统,实现了工作过程的全自动化。该系统可以设置工艺参数,实时显示控制数据。其引入模糊控制算法,可以实现热处理炉生产过程的各种控制要求,使炉温按照设计的温控曲线精确调整,达到节能降耗和精确控温的目的。
2021年04期 v.40;No.73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向伟;黄晟;
课堂考勤系统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窗口、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考勤涉及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和指纹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数据资源。因此,本文依托数据共享平台,采用B/S系统架构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的设计模式,通过发掘数据,设计一种适用于校园的指纹考勤系统,以便学校管理部门掌控学生学习状况,提高考勤管理效率。
2021年04期 v.40;No.73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欣薇;朱松青;缪秀祥;杨柳;
为了解决列车门系统承载传动机构的磨损、润滑不良及扭簧变形等问题,本文基于ADAMS仿真软件,通过对门系统承载传动机构工作原理的分析,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实现对该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并综合考虑滚销与丝杠的接触刚度、摩擦系数及扭簧初始角度对门系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触刚度的增加使前后滚销受力都增加;摩擦系数的增加使电机的输出扭矩增加;扭簧初始角度的增加使前滚销受力减小、后滚销受力增加。该仿真分析能够为后续列车门系统的维修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2021年04期 v.40;No.738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建鑫;杨柳;韩麟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更多人认识到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必然性,推动了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进入加速落地阶段。通过对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展开分析,笔者发现,智慧社区普遍包含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三个基本建设单元。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智慧社区建设逐渐以加强风险防控、推进绿色节能为重点。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对智慧社区平台功能结构展开设计。平台考虑了社区居民、企业、政府等相关者的应用需求,除了包含基础设施监测、智慧政务、社区各类服务之外,还融合了风险防控和绿色节能版块,功能更加完善和具体。
2021年04期 v.40;No.73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静雨;梁佳佳;汪文卉;
在传统的视觉寻迹智能车中,人们使用摄像头获得路况信息,并对图像加以处理,然后根据产生的偏差来控制小车行驶,它会根据设定好的判定条件实现方向控制。而人工训练的神经网络能够在训练中不断优化神经突触的权值,并将信息存储在内部,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实现寻迹功能。本项目摒弃了传统的电磁采集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使用自行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电磁传感器的电磁进行分析。车模方向控制方面,不再手动编写控制算法和调节参数,使训练集、测试集等符合高斯分布。这样不仅让训练出的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还能够增强智能车对道路的适应性。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可以应用到更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人们可以类比基于机器视觉的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利用openCV(可编程全彩摄像头),配合神经网络算法,为无人驾驶技术在3D感知与物体检测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人们可以在其他领域做出进一步的尝试:电子导盲犬利用openCV,配合特定算法,能很好地捕捉和反馈路面信息;垃圾分类机器人利用openCV强大的图像处理库,配合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垃圾的智能分类。
2021年04期 v.40;No.73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葛永帅;吴延峰;张翠;韩星;陈铭;张龙;
汽车作为重要的代步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晕车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针对乘客在汽车加速、转向、制动等工况下的运动刺激和乘客自身感觉冲突等晕动症诱发因素,设计一种体感视觉综合防晕车座椅自主平衡装置。该装置依靠座椅减震器和自动控制系统保持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体感平衡,借助头戴式显示设备使得内耳前庭感受器与视觉感受到的信息一致,保持体感与视觉的协同平衡,从而达到综合防晕车的效果。
2021年04期 v.40;No.738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萍;
表面组装技术是新一代的交流网络技术,可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装配行业,成为支撑现代电子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分析了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的内部资源优势与劣势、外部市场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
2021年04期 v.40;No.73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渠江;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大型变压器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其一般配置有独立的变压器油冷却器及冷却器控制系统。变压器冷却系统发挥着自动调节变压器油温的作用,但是变压器冷却系统涉及的元件较多,控制逻辑比较复杂,导致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故障多发。大型变压器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对冷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控系统应能自动投切冷却器,以保证主变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并能在冷却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发出相应信号提示运维人员。本文主要探讨500 k V变压器冷控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处理措施。
2021年04期 v.40;No.73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玉亮;李攀攀;
本文针对某矿支架整体推移杆结构设计了两种加强方案,通过基于ANYSYS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原始结构及两种技改方案各自的受力分析图,研究更优的解决方案。
2021年04期 v.40;No.73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志强;赵艳涛;张路阳;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是电力系统的基础设备,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性不断提升。热伸缩波纹管作为GIS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部件,多用于现场GIS的安装与拆解、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热伸缩的吸收以及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调节等。本文从某电压等级热伸缩波纹管设置距离入手,通过仿真解析确定热伸缩波纹管设置原则,进而计算出热伸缩母线长度,最后对热伸缩波纹管参数进行详细设计分析,为其他热伸缩波纹管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40;No.73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然;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变频调速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变频调速技术发展速度特别快,在很多大功率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变频调速技术能够促使设备实现变频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研究了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以期有效利用变频调速技术,提升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
2021年04期 v.40;No.73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乔志刚;
加工中心设计采用PLC技术,能够提升自身的换刀和选刀效率。基于PLC的控制系统拥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操作性,能够降低能耗,缩小误差。因此,本文探讨了基于PLC的加工中心控制设计。首先概述PLC的应用领域和优点,然后探讨基于PLC的换刀控制,再阐述基于PLC的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特点,最后分析具体的控制设计。
2021年04期 v.40;No.73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秋歌;王小远;
在明渠流量计算中,水位精度要求高,水位观测数据必须及时更新。这对水位观测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工测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本文以德国希贝SEBAPULS雷达水位计为例,采用目标实时校准法,分析雷达水位计测量误差来源并进行校验,并通过编程将水位计测量值传输到上位机,实现水位数据的远程传输及自动化处理。
2021年04期 v.40;No.738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丘庆辉;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泵房进水流通施工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对水利工程的排涝、流量乃至整体运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确保泵房进水流道施工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鸡陵岗泵站工程为例,对泵房进水流道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模板工程、浇筑等方面探讨了泵房进水流道施工的相关措施,以提高泵房进水流道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2021年04期 v.40;No.738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胡学辉;
当前,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正在逐步趋于人性化。在具体落实勘查工作时,地质矿产勘查单位需要把控全局,结合地质勘查的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和商业性原则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确保地质矿产勘查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常见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然后综合研究相关技术的强化策略。
2021年04期 v.40;No.73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宇;杨诚志;
有压输水管路多因启停泵或事故停泵而产生水锤事故,为确保整个输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从整体上对管路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其水力特性,然后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基于特征线法和水锤计算基本方程,本文针对某提水工程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软件建模,进行恒定流与非恒定流计算。分析发现,本工程采用沿管线布置空气罐与单向塔联合水锤防护的措施,可以很好地实现水锤防护。
2021年04期 v.40;No.73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文强;周凯;王云飞;
泄洪建筑物体型结构的合理设计对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长溪水库溢洪道结构体型方案进行了验证和优化调整。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闸孔墩后水翅和一级消力池流态,与工程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可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4期 v.40;No.73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继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极绳绞车和相关配套设施不断优化,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无极绳绞车当前仍需要解决弹绳、脱绳等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无极绳绞车压绳装置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无极绳绞车原压绳装置的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压绳装置弊端的措施。研究表明,新型压绳装置有效减少了无极绳绞车弹绳等现象,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装置的使用年限,值得在矿井推广并应用。
2021年04期 v.40;No.73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申霖;连小凯;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日益严峻,加强安全防护设施设计与维护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事故分布和运行速度调研,并研究了相关设施保障技术。当前,要做好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诱导警示设施设计,如视觉诱导设施、视觉警示设施和强制减速设施。同时,要不断完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如路侧视域净区、防眩板、栏杆等,全面维护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2021年04期 v.40;No.73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记豪;郭明臻;裴松伟;钱晓军;
装配式空心板桥是中小跨径桥梁的常用桥型,铰缝是该类桥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对铰缝传力性能及其承载力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承载力的评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该方法简单易行,传力机理明确,成本较低,为铰缝承载力快速检测和铰缝传力机理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21年04期 v.40;No.738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永欣;靳来勇;王超深;
交通运输工具深刻地影响着土地空间结构演化。在机动化出行方式由道路交通向轨道交通转变、城市功能区由中心城区向大都市区转变的背景下,本文以城市化历程较长、空间结构形态同我国特大城市接近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为实证对象,研究了不同制式轨道交通在空间结构演进中的作用。轨道交通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空间拓展;二是促成了"带"形城市走廊的形成;三是支撑了中心区居住人口密度的降低和商业、商务人口密度的提升。
2021年04期 v.40;No.73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天锋;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新的建筑技术不断出现,创新型技术提升了建筑的整体质量。而在这些创新型技术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主要用于道路桥梁施工项目,可以增加桥梁坚固度,提升桥梁柔韧性与使用年限,保证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满足国家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多年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探究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提出技术改革方案,以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
2021年04期 v.40;No.738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崔建云;
铁路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铁路网络的建设已经横贯世界各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铁路车辆运行故障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效率和秩序。因此,本文深入研究铁路车辆运行故障监测诊断技术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控制铁路车辆运行故障的发生,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这些故障监测诊断技术与设备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还可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其间,首先要建立车载与地面系统,而后要建立铁路车辆运行故障监测诊断系统,不断总结故障监测诊断方法,以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
2021年04期 v.40;No.738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光;李颖;
道路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由道路地下空洞等引起的城市道路塌陷是当前道路养护面临的主要难题。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以其方便、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城市道路病害探测方面。本文结合南京某建筑工程附近的道路塌陷隐患区探测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城市道路地下典型病害探测中的应用,并参考探测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对塌陷隐患区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为后期病害治理和消险工程提供有力支持。
2021年04期 v.40;No.738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英培;李华;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两侧、收费站场和服务区逐渐成为理想的广告投放场所。高速公路范围内的广告设施结构应满足安全和稳定要求,避免倒塌或脱落影响道路通行和行车安全。本文以某收费站场广告牌为例,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广告牌的受力和安全性进行了验算分析,并提出了广告牌与站棚之间的最小距离。
2021年04期 v.40;No.73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安楼;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新兴的钢结构具有结构稳固、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回报期短、环境污染小和可重复使用等诸多优势,在厂房建筑中有大范围的应用。然而,调查发现,这种钢结构存在一些缺陷,隐藏一些安全风险。因此,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以确保生产安全进行,减小风险产生率。钢结构建筑是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产物,在厂房的大范围运用中显示了其独特优势。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剖析了钢结构厂房的特征和进行加固优化的缘由,指出了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1年04期 v.40;No.73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晓良;
本文以苏州地铁8号线东延路站Ⅷ-KCWT03标段的管线沟槽加固施工为例,利用FLAC 3D软件,对沟槽回填加固支护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沟槽开挖期间使用回填加固材料后的沉降位移进行模拟计算,然后与沟槽开挖期间未使用回填加固材料的情况进行对比,科学地论证了使用回填加固材料对管线沟槽回填的必要性。本次模拟计算使用的加固方案为"强弱"结构方案。经分析,随着沟槽的埋深增加,计算的数据结果与不采用加固方案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变化引起的差异处于预期的计算结果之内。将本次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数据相结合,分析对比可得,使用FLAC 3D对该工程实例的数值模拟是切合实际的,对沟槽开挖、基坑开挖等工程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工之前,人们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沟槽回填加固后的变形和支护效果;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在保护周边建筑物的条件下得出沟槽回填的最佳方案,以确保实际工程的顺利进行。
2021年04期 v.40;No.738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美仕;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稳步发展,诸多行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能源消耗总量逐渐增加。人们开始积极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方式,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新能源基本不会污染环境,可以逐步代替传统能源。在运用新能源的过程中,人们要考虑使用成本和能源利用率。本文首先概述了新能源发电并网,然后分析了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详细说明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最终提出建议,以推动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持续发展。
2021年04期 v.40;No.738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芸;
氢能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积极探索。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氢(H),氢也是公认的清洁能源。配位氢化物硼氢化锂(LiBH_4)的理论储氢量很高(质量分数为18.5%),但其吸放氢条件苛刻,不利于实际应用。人们可以将两种及以上的材料组合,形成复合体系,研究表明,复合改性法能够调整LiBH_4的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对LiBH_4基复合体系储氢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
2021年04期 v.40;No.73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强;
针对图书馆书库及阅览室占地面积大、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照度检测器和双鉴探测器实时采集的室内照度和人员活动情况数据为依据,经照明控制器逻辑判断形成相应的分区照明控制策略,实现对区域照明灯具通断组合的智能调节和控制。工程实践应用表明,采用智能网络控制对图书馆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后,整体节电率可达30%左右,节电节能效果比较明显,其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1年04期 v.40;No.73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保生;
锅炉直接影响燃煤电厂正常的电能生产,是燃煤电厂的核心生产装置。当前,很多电厂的锅炉燃煤利用率都不高,其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节能改造,深入挖掘节能降耗潜力,进一步提高燃煤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厂锅炉节能改造的重要性,然后研究了相关影响因素和电厂锅炉节能改造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2021年04期 v.40;No.73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政;
本文利用驻马店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对比分析2020年上半年与2019年同期的气象条件,得出2020年上半年驻马店市污染物扩散和湿沉降气象条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略偏好。其间分析了4—6月臭氧污染气象条件,2020年较2019年同期略微偏差,但是大气中臭氧前体物排放源减少(2020年NO2浓度较2019年同期明显偏低),这是2020年4月以来驻马店市达到臭氧污染轻度及以上的日数较2019年同期偏少、臭氧浓度较2019年偏低的主要原因。2020年上半年EMI指数整体较2019年同期偏低,2020年上半年气象条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整体偏好。
2021年04期 v.40;No.738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英;邹渝;
在环境治理中,我国各地政府逐渐开始尝试采用大数据手段对环境数据进行搜集,然后建立实时监测机制,通过大数据预测模型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环境评估与预警。本文对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环境监测政策和建立环境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2021年04期 v.40;No.738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浩阳;
本文通过区域调查对甘肃省舟曲县毛家村滑坡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结果发现,在天然状态下,滑坡基本稳定;在工况2(自重+暴雨)和工况3(自重+地震)下,滑坡基本不稳定或处于欠稳定状态,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立即对滑坡进行治理。
2021年04期 v.40;No.738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莹莹;
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相应提升了生活质量,水资源需求量持续攀升。为了确保水资源供应的高效性,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供水企业要不断增强自身技术能力,提高管理效益。自来水厂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可以为企业运营带来便利条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水资源供应效率和生产质量,满足用水需求,以免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1年04期 v.40;No.738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陶慕翔;
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措施大多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理念展开。随着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治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逐渐显现。本文介绍了国内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经验,分析了各种技术措施的效果,提出了系统性的整合黑臭治理技术措施与追踪工程实践应用效果的建议。
2021年04期 v.40;No.738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景俊;
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2020年8月23日20:35至24日06:40,尹家沟全流域普降大暴雨。本文分析了尹家沟夏垫站以上流域暴雨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形成规律、水位流量关系和产汇流特点,以期为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城市规划建设、城区除涝排水和推求产汇流关系提供设计依据。
2021年04期 v.40;No.738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