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新方法造出无钴高容量电池阴极

    <正>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生产锂离子电池阴极的新方法,生产出了新型无钴高容量锂离子阴极材料。这种方法有望使科学家们使用毒性更低材料,更快更高效地研制出更加物美价廉的锂离子电池。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能源杂志》。目前,手机及大多数电动汽车内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都由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组成,中间有电解质,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中,离子通过电解质从阳极移动到阴极。在脱碳和电动汽车需求量大增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能量密集型阴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传统生产方式面临不少挑战,首

    2022年24期 v.41;No.79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投入试运行

    <正>2022年12月8日,国内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南方电网调峰调频集控中心投入试运行。“以前电站运行人员要实时在电站运行值班室监控机组运行情况,现在借助于集控系统这艘新型‘护航舰’,在位于广州的集控中心,只需几个人就可一览无余地监控各个电厂的实时状态,实现‘多厂站少人可靠监控’的运行集约化目标,为各个抽水蓄能电站稳定运行‘护航’。”项目主要实施人员张豪说。调峰调频集控中心由南网储能公司于2019年

    2022年24期 v.41;No.79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百吨级发动机创2100秒单台试车新纪录

    <正>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2022年12月10日上午,该院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在抱龙峪试验区完成不下台第4次试车,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本台发动机完成4次累计2 100秒试车,单台累计工作时长超8倍任务时间,刷新了此前我国百吨级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2 050秒的单台最长试车纪录。泵后摆系列发动机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发动机性能提升研制,实现仅揺摆推力室进行推力矢量控制的总体布局,使发动机结构紧凑、横向包络小,同等箭径下整体

    2022年24期 v.41;No.79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氧化镓半导体器件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正>2022年12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日前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68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EE IEDM)上,中国科大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两篇关于氧化镓器件的研究论文(高功率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和氧化镓光电探测器)被大会接收。IEEE IEDM是一个年度微电子和纳电子学术会议,是报告半导体和电子器件技术、设计、制造、物理和建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的世界顶级论坛,其与ISSCC、VLSI并称为集成电路和半导体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

    2022年24期 v.41;No.79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正>显示面板年产能达到2亿m2,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2021年全行业营收超5 800亿元,有力支撑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领域应用……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记者获悉,下一步我国将不断提升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速增长在数字时代和信息社会,新型显示是信息呈现

    2022年24期 v.41;No.79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团队在大豆共生固氮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正>近日,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大豆根瘤能量感受与共生固氮调节机制”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发表,这是该团队继2021年10月在Science发表“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机制”(该成果获得202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2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之后,由河南省科研团队主导发表在Science上的第二篇研究论文,也是大豆共生固氮领域河南省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创新成果。该成果发现了不同于动物的新型能量感受器蛋白,建立了大豆根瘤细胞能量状态调控能量感受

    2022年24期 v.41;No.794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将建设一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正>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通知,面向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工作。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各地面向重点产业领域,以产业园区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为载体,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未来,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将作为专利导航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支撑构建起由服务基地对接产业需求、服务机构支撑服务供给、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的专利导航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有力支撑相关主管部门和区域、产业发展决策,助力重点

    2022年24期 v.41;No.794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

    <正>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张鹏在会上表示,将继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进程,尽早完成修改,更好保障专利法实施,助力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张鹏表示,新版专利法修改内容主要是加强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新增对严重故意侵权行为处以一至五倍的惩罚性赔偿,将法定赔偿数额提高至3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并完善举证责任,减轻权利人主张赔偿时的举证负担,完善

    2022年24期 v.41;No.79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南法检联合出台二十项措施 加强知产司法保护

    <正>近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凝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共识、强化重点领域成果协同保护、统一司法办案尺度、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实现专业资源共享、健全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共同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共八个方面,推出二十项措施。《意见》强调,要加大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装备、5G等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经济

    2022年24期 v.41;No.79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_信息技术

  • 5G+北斗定位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何龙祥;雷斌;肖锋;

    随着北斗定位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而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便携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开展基于北斗定位服务的便携设备研究,综合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精度便携设备技术,针对北斗定位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利用可接收HENCORS信号的便携式5G设备,通过差分定位技术来实现高精度的单点定位和实时定位,并将定位结果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系统中,满足实时巡查上报和文物普查等需求,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2022年24期 v.41;No.79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erlin噪声的海浪三维仿真研究

    张国栋;王波;朱长德;熊桂芳;郭澍;

    本研究针对传统Perlin噪声算法在海浪三维仿真中存在的细节表现不足、海浪顶峰易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Perlin噪声为海面高度场动态变化的激励源,并结合Unity3D进行海浪三维建模,使用高阶平滑插值函数对生成的噪声进行平滑处理、Shader Graph对海浪进行光照渲染。首先设置海面网格,生成无动态变化的海面。然后计算各顶点的噪声值,使用插值函数对生成的噪声进行平滑处理,从而生成自然平滑的海浪。最后使用可编程渲染管线对海浪模型进行光照渲染和偏移设置,得到真实形态的海浪。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方便快速地实现三维海浪的仿真,且海浪细节特征明显。

    2022年24期 v.41;No.794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BP神经网络在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蔡金轩;孟凡星;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水泥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试样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研究者常采用间接方式来估计强度指标。为了能有效预测抗压强度,本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基于室内试验的135组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建立抗压强度与影响因素(水泥种类、标号、掺入比、凝期以及水灰比)的5-8-1网络模型结构。试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训练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能对输入及输出参数有较好的映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最大仅为19.54%。

    2022年24期 v.41;No.79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古塔数据采集预处理特征值提取与建模

    蒋寰华;袁淼;李昊楠;王宇熙;

    古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至今的古塔已有相当部分损坏,维修是不可避免的。修缮古塔、记录古塔是责任,测绘古塔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大事情,利用测绘技术能很好地进行测量。古塔建模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成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能实现数字化古塔模型创建。把古塔立体模型的相关数据存入数据库中,提供古塔永久的数字化信息和数字化形象,采用数字化技术建模可永久地保存古塔模型。三维动漫建模是古塔数字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以动漫的形式对古塔进行展示,使虚幻隐形的场景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本研究采用VR技术、建模和动漫展现来创建数字化古塔博物馆,从而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

    2022年24期 v.41;No.79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火力发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张元正;

    针对火电企业燃煤存储、配煤掺烧及自动上煤的燃料管理中的问题,以泌阳发电厂生产实践为例进行研究,构建煤场自动化的燃料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平台。该平台依托工业机器人等矿工机械设备,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及相关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精细化配煤掺烧,使混煤煤质硫分大幅度提高,能有效降低炉膛出口污染物的排放,并配合各种精细化管控操作,优化生产区域管理,提供每日最经济的分仓配煤方案,增加经济煤种的消耗量,最大限度提高配煤掺烧的效益。通过直接对DCS输煤控系统发送配煤指令,来实现斗轮机作业的无人化。

    2022年24期 v.41;No.794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工程_工业技术

  • 中低速冲击作用下316LN不锈钢板失效模式与吸能特性研究

    马博;莫嵘桓;陈树寒;王怡航;肖新科;

    核电管道因自身结构的重要性,对其抗冲击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主要用材为316LN不锈钢的管道在冲击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在中低速冲击作用下不同头部形状的冲头对316LN不锈钢板失效模式与吸能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速拉伸机开展了6.5~10 m/s冲击速度下,直径19.9 mm平头、半球形头和卵形冲头对1.5 mm厚的316LN不锈钢板的冲击穿刺试验,得到冲击载荷—时间曲线及靶板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靶板的失效模式、极限冲击载荷和冲击载荷历程均与冲头的头部形状密切相关,在采用半球形头、平头和卵形头冲头冲击时,靶板依次发生蝶形破坏、剪切冲塞和花瓣开裂,极限载荷分别为50 kN、39 kN和10 kN。但当冲头头部形状相同时,极限载荷对冲击速度不敏感。

    2022年24期 v.41;No.794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多功能实用性教鞭的设计与实现

    张志超;何理;吴逸帆;黄润铭;王瑞;

    教具是一种教师专用的辅助用具,传统的教具只有单一的指示功能,能使学生更清晰地感知教师讲课的重点。随着教育朝着多元化发展,尺规作图也愈加频繁,教师携带的各种工具变得十分繁重,由于作图工具间的频繁切换,传统的教具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本研究通过构思、创新建模,从而完成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教鞭的设计与实现,与传统教鞭的烦琐与单一不同的是,其将多个功能进行融合,从而降低教师对工具切换的频率,减轻教师的携带负担,也能实现传统教具的指示作用,能够明显提高上课效率,最终实现对传统教鞭的改良与替代。

    2022年24期 v.41;No.79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MEA和FTA的溶解器可靠性分析

    阚琛;郭明超;卢超然;

    溶解器作为后处理厂的关键工艺设备,其能否正常工作对后处理厂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为了降低溶解器的故障率,提升溶解器的可靠性,本研究对溶解器进行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分析(FMEA)。首先明确溶解器的可靠性设计要求和故障判断情况,并结合故障树分析法(FTA)对溶解器进行功能危险性分析。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归纳的方式对溶解器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对可靠性、安全性的影响建立故障模式库。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分析时,选取溶解器停止工作为顶事件,运用所建立的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找到溶解器停止工作故障树的最小割集。通过故障树定量分析概率重要度方法计算得出顶事件溶解器异常振动发生概率为1.999 86×10~(-4)。最后分析设计的薄弱环节,从系统角度出发,提出改进和补偿措施及建议,从而提高溶解器的可靠性水平。

    2022年24期 v.41;No.79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励磁调节系统故障及对策研究

    吴妮娜;

    为了研究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励磁系统,本研究以舟山电厂4号机组励磁系统为例,介绍励磁系统的基本结构、限制调节、保护逻辑与常见故障。研究结果表明,舟电4号机励磁系统采用的励磁调节器可为不同频段的低频震荡提供合适的阻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火力发电厂必须对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维修及维护给予高度重视,从而采取合理的检修处理措施来降低磁力系统的故障概率。

    2022年24期 v.41;No.79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缆绝缘热收缩案例分析

    贾璐璐;吴明孝;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程建设中,但在电网物资入网抽样检测中,经常会出现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缆的绝缘热收缩试验不合格的情况,一旦将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将会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本研究对热收缩的试验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从生产加工、试验检测等方面出发,对试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缆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2022年24期 v.41;No.79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工程_交通与建筑

  •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方法探究

    王衡;徐云;陈彬;刘英鑫;

    为了能够客观评价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通常采用振动台试验适时再现各种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过程,从而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真实模拟建筑结构抗震,揭示建筑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的目的。本研究围绕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振动台的相关试验方法,系统梳理了地震基本知识、模型相似理论、模型混凝土、模型安装与传感器布置、试验工况设计、地震激励选择、地震激励输入、数据分析处理等相关研究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建筑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方法,对于深入开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2年24期 v.41;No.79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邱礼苗;

    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抗震研究的现状,辩证后得到节点设计、连接方法以及整体结构等方面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总结发现装配式建筑在连接节点处加长连接键的键长、内置钢筋、提高轴压比等方法能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耗能性和抗震性。湿式连接方式被国内外广泛采用,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和震后恢复能力,在整体结构上添加阻尼器或外挂框架等也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为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

    2022年24期 v.41;No.79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钢结构厂房检测与可靠性鉴定分析

    尹雪娇;张晓东;

    本研究以某钢结构厂房为例,从工程实际出发,介绍了厂房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方案及流程。基于现场勘验的实测结果,利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对照原有设计,结合现场勘验数据及现行规范要求给出鉴定结论和加固方案。从工程实例出发,对钢结构厂房的可靠性鉴定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2年24期 v.41;No.79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钢结构桥梁安装顶推工艺施工探讨

    梅鸿飞;

    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对主桥各个构件进行应力监控显得非常重要。在桥梁工程顶推施工过程中,导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结构。应用了顶推法的施工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模拟顶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钢结构桥梁大跨度顶推施工技术,介绍顶推施工法的工作原理,具体研究钢结构桥梁超重柔性钢梁大跨度顶推施工的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技术要点和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2022年24期 v.41;No.79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_能源与化学

  • 生物碳负载Zn/Co-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日落黄吸附性能的研究

    王泽华;刘晨省;徐虎祥;张珂;牛俊玲;崔节虎;

    以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的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生物炭锌钴水滑石复合材料(BC@LDH),并研究其对水中阴离子染料日落黄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BC@LDH投加量为1.5 g/L,日落黄初始浓度为30 mg/L,溶液pH值为6.3±0.1,室温为20℃条件下,吸附在30 min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为95%。BC@LDH对日落黄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2022年24期 v.41;No.79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合物修饰磁性四氧化三铁吸附去除水中甲基橙

    马玉荣;闵禹;杨乔羿;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吸附剂-聚合物修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PDA NP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干扰因素等对吸附试验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试验条件:pH=4、吸附时间1 h、吸附剂投加量23.7 mg,并且干扰物质对吸附试验基本无影响。通过实际水样应用发现,Fe_3O_4@PDA NPs对甲基橙去除率可达到90.82%以上,表明该吸附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2年24期 v.41;No.79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改性水泥基注浆材料研究进展

    马超;陈俊生;

    水泥基注浆材料是指在传统单液水泥浆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外加剂从而显著提升其性能的注浆材料,目前在地铁隧道、地基加固、岩溶处理等岩土工程建设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泥基注浆材料中添加合适的纳米材料可对其宏观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微观结构形貌等方面进行良好改善,为高性能、多功能和绿色环保注浆材料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对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等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注浆材料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并对纳米改性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注浆材料的制备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022年24期 v.41;No.794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减水剂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性能影响

    陈梓禾;周成宇;付弯弯;卢雨婷;李雪玲;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减水剂的掺量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拉伸性能、光泽度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有机硅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以及萘系减水剂的作用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有明显提升,其光泽度在加入一定减水剂比例下有明显提升,但随着加入减水剂比例的增大,光泽度呈现下降趋势,而加入不同类型减水剂掺量对于涂层铅笔硬度的影响不大。

    2022年24期 v.41;No.794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程_地球与环境

  • 安徽省PM2.5与PM10和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徐卓然;胡豪杰;赵子瑶;刘慧;

    本研究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21年3月至次年2月的数据,对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一些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PM_(2.5)和PM_(10)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安徽省PM_(2.5)与PM_(10)、SO_2、CO、NO_2、O_3浓度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PM_(2.5)与PM_(10)、SO_2、CO、NO_2、O_3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依次为0.906、0.524、0.732、0.652、-0.611,并阐明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更加高效地治理PM_(2.5)。

    2022年24期 v.41;No.794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1990—2020年延安市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

    王盼婷;石海兰;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估、预报和旱涝灾害预防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延安市及周边区域21个气象站点的1990—2020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区域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延安市年均侵蚀性降雨量为280.89 mm,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侵蚀性降水量存在25~32 a、15~24 a以及3~15 a的周期性变化,第一主周期为27 a,在2011和2015—2016年出现突变点;(2)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是1 333.64 MJ·mm/(hm~2·h·a)、1 388.79 MJ·mm/(hm~2·h·a)和1 793.52 MJ·mm/(hm~2·h·a),在空间上呈现从北到南递增的趋势;(3)延安市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2022年24期 v.41;No.794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风险评价及调控分区

    李嘉会;

    生态风险评估是衡量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吴起县为例,从人-自然综合角度,划分生态调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吴起整体生态良好,现有人为干扰主要来自道路网络及本身地形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高风险-生态优化区、中风险-过渡区、低风险-开发建设区3类生态风险区,并提出相应意见。

    2022年24期 v.41;No.79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散性土的改良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赵飞燕;桂书润;徐欣;

    由于分散性土的特性,土中所含黏性土颗粒在水中散凝呈悬浮状,易被雨水或渗流冲蚀带走引起破坏,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需要采取一些工程处理措施。本研究从分散性土的分散机理和特性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电渗透处理技术、木质素磺酸盐固化土体技术、黄原胶(XG)加固技术/纳米黏土稳定土体颗粒技术对分散性土的改良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最后对分散性土的改良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22年24期 v.41;No.794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管理_知识产权

  •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版权保护研究——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谈起

    刘银燕;

    电视综艺节目模式作为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智力成果,国外发达国家早已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合理的保护。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版权保护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应借鉴域外保护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确定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版权保护方案,为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24期 v.41;No.794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提出惩罚性赔偿之规则构建

    陈淑清;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案件,知识产权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拓展的新领域,能否提出惩罚性赔偿?本文从我国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实践现状和理论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提出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对我国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作出设想。

    2022年24期 v.41;No.79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创新效率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吴彬;黄振英;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为理清二者关系,本研究基于2005—2019年我国省份面板数据,在DEA评价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基础上,结合静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及各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总体改善,2019年的全国效率均值为0.763。区域创新效率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态势。面板模型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整体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但受地区资源禀赋等影响,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更能促进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阻碍中部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2022年24期 v.41;No.794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王丹华;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成立,以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和保护协作为核心,推进专利导航与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在地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能够支撑地方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助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市场创新活力,在实现创新资源在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同时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职能优势,促使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创新资源的规模集聚有利于带动其他相关生产要素和人才向地方流动与集聚,更进一步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由于产业差异和地域均衡性的问题,导致不同地区保护中心的工作和服务方式不同,因此,保护中心还需要根据地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特色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方案。

    2022年24期 v.41;No.794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探究

    张怡洁;

    在经济国际化和企业开放式发展的背景下,国际市场使企业的研究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发展,企业数据的问题不但关乎企业本身经营权益的保障,而且关乎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目前,企业数据已有相应的法规进行相关保障,但是只采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还不能给当前企业数据带来合理、安全和充分的保障。这是由于企业数据版权属于新时期的全新问题,而现有的法规体系还不具备充分匹配度或适应性。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为企业数据保障构建全新的私法体系。探索企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为企业数据维护赋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022年24期 v.41;No.794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文学作品融梗行为侵权研究

    蒋思齐;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融梗这一新名词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很多人对“融梗”的了解仅停留在口语表述,并不知道“融梗”的真正概念是什么。顾名思义,“融梗”行为就是将别人的“梗”融入自己的作品里,这个“梗”可以是创意、台词、故事桥段等。由于融梗行为在著作权法领域尚未明确,因此对其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认定也比较困难,本研究结合现有的法律环境和网络著作权融梗现状及侵权行为界定进行探讨,以期为界定网络文学作品的融梗侵权行为提供一些帮助。

    2022年24期 v.41;No.794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氟聚氨酯涂料专利技术综述

    曹媛;江小梅;

    含氟聚氨酯涂料是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涂料品种之一,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含氟聚氨酯涂料的专利申请,统计分析其申请量趋势、专利申请的分布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情况,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参考。

    2022年24期 v.41;No.794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辅助医疗方法中的不授权客体问题研究

    裴芳莹;韩金鑫;

    在专利审查实践中,对于计算机辅助医疗方法的专利申请通常会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需要判断其是否落入《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一款(三)项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客体范畴。本研究结合案例,讨论了如何从技术方案的本质出发,明确计算机辅助医疗方法所针对的对象及实施目的,从而进行不授权客体的判断。

    2022年24期 v.41;No.794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局部外观设计制度对比研究

    李张翔;

    局部外观设计是一项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来的重要的专利制度,我国在2020年的专利法修改中增加了局部外观设计制度。本研究通过立法、申请和授权及侵权的判定等方面,将我国的一些已有实践和标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局部外观设计制度的对比,分析和探讨其中的异同,以期中获得一些对我国今后实施局部外观设计的有利经验。

    2022年24期 v.41;No.79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外专利审查中新颖性的判定比较研究

    赵顺;

    在各国发明专利审查的过程中,新颖性判定直接影响到专利的科技效果,是否考虑创新性不同国家也采取了不同的标准。不同发展时期,新颖性判定标准也在不断地演变,只有真正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本研究介绍了目前各国新颖性判定的异同和国内专利审查新颖性的改进措施,论述了在专利审查实践过程中对新颖性判定的具体把握。

    2022年24期 v.41;No.79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经济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

    邓生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商品化属性逐渐突出,在互联网环境中保护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存在直接关系。知识产权的发展在互联网这一特殊环境中呈现出全新的态势,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保证知识产权安全有效,妥善解决其中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是规范互联网交易秩序,保证互联网知识分享类行业向前健康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集中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追责困难的问题,从技术更新、法律体系建设、制度完善和行政保护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以期为净化网络环境,解决互联网经济发展和权益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具有一定可用性的参考建议。

    2022年24期 v.41;No.794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