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

  • 基于伪距相位组合法的三频周跳探测

    冯亚萍;

    【目的】载波因具有波长短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高精度定位中,但载波数据在接收过程中易受干扰,易发生周跳,从而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为消除周跳带来的误差,就要进行周跳探测,以确定其发生位置。【方法】采用三频伪距相位组合(0,1,-1)和单频伪距相位组合对周跳进行探测。【结果】通过对采样率1 s的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三频伪距相位法实现全频率周跳的高精度实时探测,单频伪距相位解决了三频法中存在不敏感组合周跳和无法判断是哪个频率发生周跳的问题。【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周跳发生位置及大小,是一种良好的周跳探测及修复方法。

    2023年21期 v.42;No.81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长大深埋水工隧洞中的应用

    李胜存;范青豪;黄星;

    【目的】在地质条件、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长大深埋水工隧洞开挖时应力出现复杂力学响应,传统振弦式仪器在长隧洞中存在诸多问题。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则可以满足施工安全监测需求。【方法】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试距离较长、耐久性好、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在长大深埋水工隧洞中探索其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结果】实践发现,基于布里渊效应分布式的光纤传感技术对隧洞监测更为准确高效,且不存在监测盲区,可更加全面反映出结构的变形、振动和温度等特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长大深埋水工隧洞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实现准确、实时、高效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特别是在隧洞内水位、温度、应变等参数的监测和预警方面,该技术有显著的优势。

    2023年21期 v.42;No.81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湿地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王哲;袁占良;王超;

    【目的】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境状况与自然及人类息息相关。【方法】通过搜集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出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当前湿地生态系统质量遥感评估的主要方法。【结果】监测湿地环境、评估湿地质量为确定湿地生态状况及其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而蓬勃发展的遥感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结论】遥感技术已经融入湿地研究的方方面面,为诸多学者在湿地方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2023年21期 v.42;No.815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

  • 基于Unity3D和MediaPipe的虚拟人物驱动系统

    窦朝勋;左志斌;

    【目的】为降低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的运算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姿态估计,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单目摄像头的虚拟人物驱动系统。【方法】首先,通过MediaPipe来分析单目相机中的人体姿态,得到基于人体骨骼的32个特征点及手部骨骼的21个特征点。其次,对神经网络特征点的闪烁问题,使用均值滤波算法来减少误差,从而得到流畅的运动轨迹信息。最后,把3D虚拟人体模型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为其添加基本的人体骨骼,并赋予权重,建立特征点与骨骼间的映射关系,用特征点来驱动骨骼。【结果】实现了3D虚拟人体模型实时模仿摄像头前的真人运动的效果。【结论】经试验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系统可实时准确地捕捉人体姿态,并借助Unity3D出色的物理系统来实现良好的互动体验。

    2023年21期 v.42;No.81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网络在不同供暖模式下建筑能耗预测中的应用

    吴云鹤;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式,降低系统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方法】利用室外温度、日期类型、历史能耗等数据进行动态建模,分别建立了基于前馈(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能耗预测模型,对连续运行和间歇运行模式下的供暖系统的能耗进行预测。【结果】将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模式下,供暖系统的能耗预测精度总体高于间歇运行模式。在间歇供暖运行模式下,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更好。在连续供暖的运行模式下,BP神经网络能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结论】不同预测模型适合不同供暖模式,在对能耗进行预测时,需要选择相匹配的预测模型,能提高能耗预测的精度。

    2023年21期 v.42;No.81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ancher容器管理平台在内蒙古气象云服务中的应用

    池继忠;关虹;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容器云平台,为实现气象业务系统应用容器云平台的快速部署、扩展和管理提供支撑。【方法】基于Kubernetes集群和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在Rancher容器管理平台中构建一套计算与存储超融合的容器云平台。【结果】通过容器统一管理、日志监控、存储共享和资源调度等功能,为云原生应用架构在内蒙古气象领域中的技术实践提供了支持。【结论】容器云平台架构显著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为气象服务应对日益增长的要求和挑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3年21期 v.42;No.815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机械与动力工程

  • 基于精益智造模式的电机金加工车间设计

    黄胜;李皓特;张国富;赵子龙;

    【目的】目前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未能精准赋能于电机制造企业的各个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导致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无法充分发挥提升电机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作用,有必要对电机制造车间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打通制造痛点。【方法】基于精益智造模式,对电机金加工车间建立总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与布局模型及精益智造控制系统,实现智造技术的增值和企业价值创造的融合。【结果】在金加工车间设计投产后,可满足市场对多规格、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要求,从而实现电机生产高自动化、高质量化、高效率化。【结论】车间设计方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超高效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为电机制造企业实现高价值,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21期 v.42;No.81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控车削大螺距三角形螺纹加工方法研究

    岳瑞飞;年得君;余正存;

    【目的】使用大螺距螺纹车削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方法】以大螺距三角形螺纹为例,对加工方法进行研究,参考不同的车削法的分析与试验,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相较于传统加工方法,使用数控车削三角形大螺距螺纹加工法,加工效率提升2~3倍。通过刀具设计、材料选择等,解决了三角形大螺距螺纹在数控车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螺距为4~6 mm的三角形螺纹,在保证螺纹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结论】本研究为数控车削大螺距三角形螺纹在螺纹车刀设计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2023年21期 v.42;No.81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选矿用旋流器选型及运行参数试验研究

    唐绍义;王峰;季安坤;

    【目的】巴润分公司选矿系统一段闭路磨矿分级系统由旋流器作为分级设备和磨机构成,为提高选矿系统一段磨矿分级效率,减少旋流器沉砂夹细-200目含量,提升一段磨矿分级效果,优化设备现场适应性。【方法】通过压力(P)单因素对比试验对比柱式平底型旋流器与传统型旋流器(+20°锥)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分级效果。针对柱式平底型旋流器运行参数进行柱段长度(H)单因素对比试验和角锥比(ds/do)单因素对比试验。【结果】由试验结果可知,柱式平底型旋流器在分级效果方面优于传统型旋流器,证明一次分级设备更新为柱式平底型旋流器是可行的,深层次分析柱式平底旋流器内部流场的优化参数,确定柱段按长度选用H=1 100 mm,考虑溢流产品质量要求,角锥比(ds/do)选用ds/do=0.66。【结论】研究成果为选厂工艺设备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3年21期 v.42;No.81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矿业与水利工程

  • 袁店二矿106采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宁明诚;鲁海峰;

    【目的】不良地质构造是引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对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展开研究是减少此类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方法】以淮北煤田袁店二矿106采区为例,通过分析现有资料,研究采区内部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106采区内部褶皱构造发育较弱,仅有少量NNE向褶皱;断层较为发育,并且仅有两条逆断层,多数断层走向都介于NW—NE向之间,倾角为50°~70°,大型断层落差与延展长度相关性较好。采区内部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不同时期形成的断层相互切割、叠加,给生产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结论】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地应力控制构造机理的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2023年21期 v.42;No.81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瞬变电磁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以阿拉山地区为例

    齐志龙;喜英;陆建国;王亚璐;

    【目的】为调查乌苏市深部地热资源分布情况,用地球物理方法对此区域开展物探工作。【方法】本研究运用瞬变电磁法,对乌苏市阿拉山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探,并通过实例对瞬变电磁法在地热资源勘探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在对瞬变电磁法的5条物探剖面初步解译后,确定勘查区分布有6条断裂,并计算出含水构造的深度与层厚。【结论】物探结果与地质调查及钻探验证结果吻合,证明运用瞬变电磁法确定地热资源分布是一种可靠的物探测量方式,也为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2023年21期 v.42;No.81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上油田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科研;

    【目的】为了实现海上油田含油气储层的精细评价与改造,进一步提升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效益。【方法】开展基于海上油田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只射开下部射孔段的方式,避免以往全部射开射孔段后进行水力压裂所带来的改造效果差且难以弥补的短板。【结果】实现了海上油田目标储层的精准评价,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结论】与传统压裂方法相比,水力压裂储层改造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储层评价时所产生的地质与环境风险,具有极好的推广价值。

    2023年21期 v.42;No.815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海某水利工程施工用水问题分析

    曲彦羽;黄培杰;

    【目的】为了保证青海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营地生活区、砂石料加工区、大坝左岸施工区、大坝右岸施工区等施工期间的生活、生产用水,需对用水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需求约束方法,进行了工程施工期间用水量需求分析、水源水量分析、水质分析,研究了工程施工供水问题。【结果】结果表明,河水及河滩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基本合格,可以满足施工期间生活、生产用水需求。【结论】通过河水、井水就近开采,可以实现使用便利、取水就近、足够水量、合格水质的约束目标。研究成果为类似西北砂漠地区开展工程建设用水供水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21期 v.42;No.81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交通与土木工程

  • 钢结构梁柱节点研究现状及改进技术分析

    刘如月;肖三霞;张晓曦;林育芳;陈文曦;

    【目的】装配式钢节点的强度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研究节点的优化形式。【方法】分析目前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种可修复摩擦型耗能节点,对该节点的构造形式、工作机理和创新点进行简要阐述,通过拟静力试验得到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其抗震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该节点可以将地震作用产生的损伤集中在连接区,实现核心区塑性铰外移,并且可以通过滑移板摩擦和钢质铰转动提高节点耗能能力,震后通过更换连接区滑移板实现节点修复。【结论】研究成果能够为可修复钢框架节点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21期 v.42;No.81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王海燕;郝江江;郝清婷;张涛;何潇蓉;王霞;

    【目的】统计模型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烦琐程度和技术门槛,对提升整个工程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调查基础上,选取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型算子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备选支护方案进行排序,得出最佳方案。【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上海市闵行区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中,结果表明,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在满足深基坑支护功能要求的同时,大幅降低工程成本,与工程案例所选方案一致,验证了该模型应用的可行性。【结论】该模型便于工程实际操作,对保障施工安全、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2023年21期 v.42;No.81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及预警研究

    刘震;黄想禄;孟闻远;

    【目的】近年来,我国桥梁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一些事故是由于施工阶段缺乏科学、全面的安全监测造成的,以濮阳市某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旨在消除桥梁施工阶段可能造成的结构安全隐患。【方法】施工阶段采用Mida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方差分析中的F统计量方法及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了筛选及优化,并基于仿真结果建立了桥梁施工阶段的预警阈值。【结果】桥梁监测数据及预警结果显示,该桥施工阶段处于健康安全状态。【结论】对模型参数的优化及建立的预警阈值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桥梁的实际状态,为桥梁施工阶段安全监测预警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023年21期 v.42;No.81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波探测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及思考

    马鑫磊;

    【目的】岩溶作为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作用,在广东省内分布面积较广,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因此,岩溶勘察的准确性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管波探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孔内岩溶探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方法】在介绍管波探测工作原理和解译、判别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花都区某交通枢纽安置区岩溶勘察项目,对比分析钻探和管波探测技术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管波探测技术与钻探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讨论管波探测技术的工程推广及应用价值。【结论】结合工程实际总结了管波探测的重点注意事项及限制条件,为管波探测技术的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21期 v.42;No.81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层城市隧道通风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楚飞;徐海杰;杨泽鸣;邵伟;田方正;张文见;李瑞鑫;

    【目的】为探究常规交通工况下浅层城市隧道内的通风特性和污染物扩散规律。【方法】以郑州市某组合立交工程隧道段项目为研究对象,截取隧道入口段430 m为计算案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机械通风混合自然通风的三维隧道模型,开展了不同工况下的模拟对比分析。【结果】在常规交通工况下,不考虑自然风的影响,隧道内的活塞风大小顺序为混合通风、机械通风、无通风、自然通风;射流风机的开启,对隧道内的风速提升约44%。在隧道污染物完全扩散的初始段,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大小顺序为无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结论】在设计和运营隧道通风系统时,对射流风机的使用和优先选择混合通风,可以提高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安全性。

    2023年21期 v.42;No.81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温泉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陆建国;张同良;齐志龙;王亚璐;喜英;

    【目的】以新疆中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为研究区,探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地热资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下水组分和化学特征,探讨了地热水的来源和成因。按照兰格利尔-路德维奇图解确定地热水,通过地热流体δD和δ~(18)O同位素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确定地热水补给来源。【结果】地热水主要分布在水磨沟温泉周边地带,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水为主。分析认为,地下水热储呈带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属于深循环地热流体成因。地热流体偏硅酸、溶解性总固体增加较多,其余变化不明显。按照兰格利尔-路德维奇图解确定地热水为经过冷水混合的热水。地热水的成因类型可归纳为地质构造型地热水,热水沿断裂带及其附近裂隙向上运移,以温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通过地热流体δD和δ~(18)O同位素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确定地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结论】水磨沟区温泉地热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将有效带动乌鲁木齐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保障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023年21期 v.42;No.815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义S变换谱分解技术在深层地震弱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田梦雨;

    【目的】探寻适用于强噪声下的深层高速反射层地震弱信号处理的方法。【方法】采用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解方法,根据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生成高分辨率地震图像,可有效识别介质特性的横向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广义S变换,可以自适应调节分辨率,能够有效地压制噪声。结合谱分解技术和广义S变换,在深层强反射层地震剖面的成像中,刻画各个频段的细节和特征更加明显。【结论】广义S变换谱分解技术有效提高了弱反射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细化了叠加剖面上没有体现出的低频特征和细节,获得了更好的成像效果。

    2023年21期 v.42;No.81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探空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刘辉;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探空数据的自动化质量控制检测算法模型,为提高大气探空数据质量控制的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模型使用大气探空观测原始数据,以三西格玛准则完成初步质控,基于三西格玛准则检测结果标记生成机器学习数据集,应用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完成最终质控模型的构建。【结果】实现了对大气探空观测数据温度、气压、湿度、仰角、方位角、斜距素数的异常数据检测,模型异常数据检测精确率96.7%,识别率比人工检测提高了43.5%。【结论】模型对要素异常值检测具有较好的效果,较人工识别性能有明显提升。

    2023年21期 v.42;No.815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锡林郭勒盟三个测震台站台基背景噪声对比分析

    文金龙;贾彦杰;包文超;白少奇;郭晔;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宝昌地震台、二连浩特地震台和锡林浩特地震台等三个台站测震背景噪声等级和受干扰因素。【方法】通过计算台站记录波形地脉动噪声功率谱、观测动态范围、地动噪声有效RMS值等地脉动参数,对台站的背景噪声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计算得出了三个台站波形数据功率谱密度PSD、台基噪声RMS值、有效观测动态范围D,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三个台站皆为Ⅰ级台基条件,测震记录皆具有正常的监测能力与可靠性。三个台站受人文噪声影响较为明显。

    2023年21期 v.42;No.81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

  • 专利创造性要求及应用制度回应

    李文江;邱永涛;

    【目的】探究专利创造性对于应用制度的要求及应用制度的回应,以促进专利应用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梳理当前全面推进专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忽视专利的创造性特点,推进专利应用可能产生三种制度偏差:普通强制许可制度使得基础创造性专利应用急功近利化、从属专利许可制度难以适用使得较高创造性专利不能得到应用化、开放许可制度助力低创造性专利应用化。【结论】笔者认为专利创造性不仅是对专利授权的要求,还应是对专利应用制度的要求。具体要求和制度回应为满足基础创造性专利缓和应用要求,规制普通强制许可对基础创造性专利的适用;保障高创造性专利重点应用的通道畅通要求,清除从属专利许可制度的障碍;削弱低创造性专利的投机应用要求,建立开放许可制度低创造性专利限助机制。

    2023年21期 v.42;No.815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纠纷法律风险研究

    刘蕾;

    【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在改变科技成就的过程中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需对其加以研究。【方法】从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的概念切入,分析了知识产权分散的风险、知识产权评估的风险、整个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流失的风险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救济的风险。【结果】提出了事前约定预防权属划分风险,理顺基础关系避免权属纠纷的权属划分;灵活合作方式避免程序性风险,选择适当方法自主评估定价的价值评估;遵守《保密法》,加强内部管理严防泄密的泄密风险防范建议;注重证据留存、运用合理纠纷解决方式等知识产权纠纷救济风险防范建议。【结论】在认识到知识产权的独特性,并利用其在市场经济中潜在的灵活性基础上,期望本研究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理论支撑。

    2023年21期 v.42;No.815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区域驰名商标培育名录建设路径研究

    张学智;刘可涵;李丹颖;郭媛媛;

    【目的】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维权需求,探索建立区域“驰名商标培育名录”。【方法】参照其他省市和国家级行业协会的积极尝试,就探索建立区域“驰名商标培育名录”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并对驰名商标培育名录建设后的运用场景提出设想。【结果】制定河南省驰名商标培育名录评审标准,通过细化权重,搭建河南省驰名商标培育名录发展“三级梯次培育”目标。【结论】为解决河南省驰名商标培育名录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问题提供参考。

    2023年21期 v.42;No.81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冲击波血管内碎石术技术领域竞争态势研究——基于国内专利数据的分析

    刘朝生;李翀;

    【目的】通过对IVL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分析,为国内创新主体未来的技术发展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冲击波血管内碎石术(IVL)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智慧芽数据库为统计源对该领域中国专利数据进行统计。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从中国申请趋势、技术来源、技术分布、研究进展、专利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可视化展示及解读。【结果】IVL技术属于萌芽期,技术集中度较低;近期国内众多企业布局该技术,参与度占绝对优势,技术创新度较高,但大部分企业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只有一家企业的产品上市;“专利战”已经启动,竞争比较激烈。【结论】知识产权问题是企业面临的重点问题,企业应加强投入、提高专利质量,加强产业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

    2023年21期 v.42;No.815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专利视角的天津市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分析

    向丽君;华李健;王剑君;

    【目的】以专利数据为基础,融合产业、市场、政策等信息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态势进行具体分析,明晰天津市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的定位,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结合研究需要,绘制主要专利分析指标图表,可视化展示相关指标状况与趋势。【结果】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与解读,对天津市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维度信息统计分析。【结论】当前天津市本土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总体偏弱,还需加强领域内本地优势企业培育引进,各高校、科研院所在新研发上也需积极探索。

    2023年21期 v.42;No.815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屏互动中的触控交互技术专利分析

    张茜;张慧;

    【目的】利用触控技术实现多屏互动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的相关申请也越来越多,从专利角度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市场竞争提供有价值的专利信息。【方法】本文针对多屏互动中的触控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和统计,对申请人和申请量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全球重点申请人的相关专利技术。【结果】多屏互动中的触控交互技术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增加,中国申请人在该领域的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该领域的重要专利来源地。【结论】中国企业应重视在该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利用专利武器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3年21期 v.42;No.815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科技管理

  • 新文科引领石油高校创新型人才管理研究

    樊煜;

    【目的】围绕石油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与沿线人才培养,在新文科引领的大背景下研究石油高校创新型人才管理方法。【方法】立足于西安石油大学石油石化特色优势及国际留学生教育背景,从立德树人、学生管理、石油精神、学科竞赛、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西安石油大学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管理相关方法进行探究。【结果】从管理工作方法与新技术融合、石油“基因”促进价值重塑、学科竞赛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了石油高校创新型人才综合管理具体实施举措和实施效果。【结论】通过管理方法创新,培养人才的政治认同、文化素养、家国情怀及综合素质是新文科建设在石油特色院校创新型人才管理方面的生动实践,在促进石油类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21期 v.42;No.815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

    张瑞;李哲辉;董清芝;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为河南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发达国家及国内领先省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分析了河南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发达国家及国内领先省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建立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体系、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的精准政策、支持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实施方案的细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支持政策等。【结论】河南省可借鉴发达国家及国内领先省份的政策,出台促进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政策,以更好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2023年21期 v.42;No.815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办学专业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分析

    霍永良;

    【目的】从地方高校办学专业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评价并量化地方高校与所在地产业的关联程度。【方法】搜集100所本科层次地方高校的公开信息,将院校办学专业尤其是获批的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与所在省份支柱产业进行匹配,据此赋予权重并共同构成社会网络。【结果】在上述基础上综合计算出各校与当地产业关联程度的量化得分,并给出网络拓扑图。【结论】在国家倡导“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学评价模式,并给出量化指标和网络图示,识别出潜在的产教互动特征。

    2023年21期 v.42;No.815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献计量法评价科研产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庞桂娟;

    【目的】利用不同类型的文献展现高校科研产出情况,并基于文献计量法评价科研产出,提升高校科研管理的整体水平。【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文献计量法在高校科研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内容包括选择评价数据、明确评价方式、搭建科研评价系统等。【结果】文献计量形式带有极强的客观性,其结果客观反映高校科研发展水平与方向,对适时调整高校的科研管理政策和科研发展重点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将文献计量法应用到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及时观察该项评价中的各项细节,找出影响评价质量的因素,在该项评价状态的影响下,切实改善科研评价质量,扭转当前部分高校的科研发展方向。

    2023年21期 v.42;No.815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资讯

    <正>科学家开展最大规模宇宙学计算机模拟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团队进行了迄今已知最大规模的宇宙学计算机模拟,不仅跟踪暗物质,还跟踪普通物质(如行星、恒星和星系等),从而管窥宇宙是如何进化的。相关3篇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第526卷第4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名为FLAMINGO的模拟根据物理定律计算宇宙所有组成部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演化。研究团队指出,为使这种模拟成为可能,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代码SWIFT,它可有效地将计算工作分配给3万个中央处理单元。

    2023年21期 v.42;No.81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