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

  • 基于LM优化的车载全景影像绝对测量方法

    曹君;叶辰萌;刘正华;

    【目的】为解决车载全景影像在智慧城市、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领域中应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M优化的车载序列全景影像绝对测量的方法。【方法】首先,对待测目标点在全景影像上的成像过程进行分析,详细推导了目标点绝对坐标测量的理论模型。其次,为解决该理论模型的优化求解问题,引入了对初值不敏感且收敛速度较快的LM算法,并对LM算法中的初值获取、函数构建、参数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设计。最后,结合实际车载全景影像和目标点位实测数据,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获得的目标点绝对坐标平面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为0.123 m和0.118 m,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中的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取全景影像范围内待测目标点的绝对坐标,从而为全景影像在城市部件普查、交通基础设施测量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2024年07期 v.51;No.87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SpringBoot和WebSocket的实时电力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刘金帅;葛明涛;胡海峰;刘沛杰;

    【目的】电力系统实时数据的可视化在快速了解电力运行状态、数据分析与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并实现一种基于SpringBoot和WebSocket的实时电力数据可视化系统。【方法】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前端运用HTML、JQuery、Echarts等技术展示电力数据,后端借助SpringBoot框架与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交互。通过WebSocket技术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前端借助Ajax和WebSocket技术向后端发起数据请求,并获得实时电力数据。【结果】通过设计合理的接口和数据交互方式,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以直观的图表方式展示在前端页面上,实现数据可视化显示的功能,从而提升用户对电力信息的获取效率。【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复用性和可拓展性,证明了其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实时数据可视化的需求,为电力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07期 v.51;No.87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MTM法的电气产品装配标准时间资料库设计与实现

    申王祺菲;乐锦阳;熊福粉;王璇;夏乐冉;

    【目的】针对T电气企业缺少产品装配标准时间资料库、科学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设计了基于MTM法的标准时间资料库,并利用Excel软件编码实现。【方法】首先,根据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特征,运用成组技术、Pareto分析等将车间产品类型化,确定了5类8个代表产品;其次,运用MTM法和标准资料法建立了代表产品的标准时间资料库;最后,利用Excel软件进行编码,建立了标准时间数据系统。【结果】基于标准时间数据系统,企业可以快速查询、调用产品装配标准时间。【结论】结果表明,基于MTM法建立的标准时间资料库有利于生产线平衡设计和人员绩效管理,同时为新产品装配标准时间的测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7期 v.51;No.87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机械与动力工程

  • 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温翔采;张清华;胡勤;刘迪洋;

    【目的】为了解决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困难、诊断性能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多个乘积函数分量。其次,基于原始振动信号和各个乘积函数分量,提取时频域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实现特征降维,获得低维敏感特征。最后,依据低维敏感特征集,结合朴素贝叶斯模型,实现对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滚动轴承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朴素贝叶斯准确率高39.49%,相较于主成分分析准确率高5.94%,由此得出该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表现较好。【结论】对于传统的单一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时频域特征和朴素贝叶斯的故障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解决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困难、诊断性能偏低的问题。

    2024年07期 v.51;No.878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一种电梯扶手带的自驱动消毒清洁装置设计

    张喜喜;李程;孟鑫;

    【目的】电梯扶手带消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工作。当前通常采用人工消毒方式,既耗时又耗力,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消毒效率,设计出一种电梯扶手带的自驱动消毒装置。【方法】该装置利用电梯扶手带的运行驱动发电装置为紫外线灯发电,通过紫外线为扶手带消毒。同时,采用铲斗装置清除扶手带上附着的大块污物,粘性滚轮去除扶手带表面的微小污物,从而完成对电梯扶手带的自动消毒工作。【结果】经实践检验,该装置成功解决了电梯扶手带人工消毒方式的缺点,且具有便捷性、多功能性等特点。【结论】该装置的应用,不仅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工作范围,为投入实际的生产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07期 v.51;No.87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运行自适应优化研究

    张美君;

    【目的】由于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双侧压力在实际运行时和预先设计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凝汽器的运行效益,因此提出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运行自适应优化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双压凝汽器真空度的影响参数的历史运行数据,引入灰色理论,构建一个电厂大型汽轮机双压凝汽器真空计算模型,将各影响参数代入模型中,即可输出未来时刻的双压凝汽器真空度预测计算值。然后以凝汽器最佳真空度精确控制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模型最优超参数。最后将最优超参数应用于双压凝汽器的真空运行中,实现自适应优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优化后的双压凝汽器循环水流量明显低于优化前,在1.2×10~(-4) kg/s~1.4×10~(-4) kg/s之间。【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电厂大型汽轮机的节能运行效益。

    2024年07期 v.51;No.87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矿业与水利工程

  • 基于DEM法的胶凝砂砾石材料宏细观破坏特征分析

    宋元翔;

    【目的】探究胶凝砂砾石(CSG)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方法】对不同水胶比(1.5、1.2、1.0)下的胶凝砂砾石材料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精细化CSG离散元(DEM)模型,采用宏-细观跨尺度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CSG材料变形破坏特征。【结果】研究表明,当水胶比为1.0时,试件抗压强度最大,初始压密阶段最短。随着加载过程的持续,颗粒的侧向位移趋势逐渐增大,当进入裂纹发展阶段时,颗粒速度矢量出现明显的分隔线,最终发展为贯穿裂缝。整个加载过程,孔隙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CSG材料在不同加载阶段的力学特性及失效破坏时的宏细观特征。

    2024年07期 v.51;No.87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深井强采动工作面煤柱及回采巷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詹新福;

    【目的】深井大采高工作面沿空掘巷后所留设的煤柱稳定性差,沿空巷道在服务周期内受集中应力及采动影响作用变形严重,围岩变形控制难度大。对深井强采动工作面煤柱及回采巷稳定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方法】以刘庄煤矿一水平采区为工程背景,通过试验及现场调研对其进行地质力学评估,确定一水平采区围岩力学特性及松动破坏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煤柱及沿空巷道破坏变形的主要原因。【结果】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提出“爆破切顶与注浆加固”相结合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爆破切顶的高度为23.6 m,炮孔的间距为1.5 m。【结论】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爆破切顶与注浆加固控制技术后,131304工作面煤柱受采动影响后稳定性良好,131306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51;No.87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硬顶法压井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罗黎敏;廖前华;张兴华;朱鹏飞;吴智文;

    【目的】海上油田钻井作业面临的地质条件、井下工况日趋复杂,部分井无法采用常规的压井方法实施压井,不仅增加了作业工期,而且可能形成井控风险。为了实现渤海油田复杂井安全压井,避免井控事故发生,在渤海油田应用了硬顶法压井技术。【方法】针对渤海油田的特殊工况,分析硬顶法压井技术适用的工况,指出硬顶法压井技术相关计算原则。通过分析硬顶法压井应用实例,提出该技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硬顶法压井技术适用于关井钻头离井底远、地层含有毒有害气体、钻具或钻头水眼堵塞、关井后发生井漏导致喷漏同存、长裸眼段测试后压井等五个方面,计算原则可从压井液密度计算、压井排量选择和过程计算等三个方面考虑。针对该技术在渤海油田A井的应用实例,提出了井口关键设备耐压等级的确定、上层套管鞋处地层承压能力、设备的选择、薄弱地层的处理四个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结论】研究结果明确了硬顶法压井技术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为硬顶法压井技术在复杂海上油田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2024年07期 v.51;No.87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矿物掺合料对海水海砂水泥砂浆性能影响的分析及优化

    徐星存;

    【目的】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海水海砂水泥砂浆抗压性能与游离氯离子固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四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粉煤灰相对掺量、矿粉相对掺量对海水海砂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游离氯离子固化率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研究3因素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游离氯离子固化率的显著程度,通过极差分析得到3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基准砂浆,FAGGBS/海水海砂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最大提升幅度为14.4%。通过客观赋权法获得最佳配合比方案为SSM5试验组。【结论】合理掺入矿物掺合料能优化海水海砂水泥砂浆的性能。

    2024年07期 v.51;No.87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交通与土木工程

  • 水泥粉煤灰改良盐渍土最优配比研究

    訾亚丹;崔宏环;

    【目的】在传统水泥改良土的基础上加入粉煤灰复合改良盐渍土,粉煤灰固化盐渍土与“双碳”目标契合,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改良剂掺量、养护条件、含水率对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控制水泥粉煤灰固定比例为1∶2,掺量及含水率水平为12%、14%、16%、18%,养护方式分别为清水、盐水、高温养护及标准养护。【结果】通过击实试验可得试验范围内水泥粉煤灰掺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最大干密度约为1.8 g/cm~3,最优含水率介于14%~16%之间。改良土呈应变软化型,7 d及14 d龄期不同组别抗压强度最高为1.69 MPa、1.99 MPa,最小为0.34 MPa、0.55 MPa。【结论】试样随着掺量增大及火山灰反应、水化程度的加深应变软化特征明显;改良剂掺量为18%、含水率为16%、养护方式为高温养护时强度最大,三个因素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养护条件>改良剂掺量>含水率,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养护条件57%、改良剂掺量24%、含水率19%;将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进行拟合,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024年07期 v.51;No.878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不同极性乳化沥青水泥浆液性能研究

    黄小雷;

    【目的】探究离子极性、水灰比、沥灰比对水泥乳化沥青浆液(CEA)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特性的影响规律与机理。【方法】通过多组分配比试验,研究各因素对CEA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并结合正交分析法研究不同因素对CEA浆体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当沥灰比(A/C)为0.2时,随着水灰比(W/C)由0.35增加至0.45,不同离子型的CEA浆体流动度、3 d抗压强度与凝固收缩均增大;当W/C相同时,阳离子CEA浆体流动度以及凝固收缩最小,但3 d抗压强度最大,阴离子CEA浆体流动度和凝固收缩最大,而3 d抗压强度最小。【结论】在实际工程中若对浆体凝固后的强度要求较高,可优先考虑阳离子乳化沥青。若需要高流动性CEA浆液则优先考虑阴离子乳化沥青,并考虑浆体的凝固收缩。

    2024年07期 v.51;No.878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对比弹性支点法的狭长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优化研究

    邵志远;

    【目的】弹性支点法将基坑假定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即假设狭长基坑长距离一次开挖,但在实际施工中有分段开挖的现实情况,所以需要对分区段开挖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结合新建哈牡客专爱民隧道出口明挖段狭长基坑,建立不同单次开挖长度工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随单次开挖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单次开挖长度的增加,围护桩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逐渐增大并趋近于弹性支点法的计算结果,一次开挖20 m、30 m、40 m时,水平位移比开挖10 m时的水平位移分别增大8.75%、12.2%和13.6%,桩身弯矩分别增大12.1%、14.9%和16.8%;一次开挖10 m、20 m、30 m、40 m时安全系数分别为弹性支点法的1.3、1.17、1.13、1.12倍。【结论】弹性支点法安全储备过大,在实际工程中可结合不同的开挖工况,在对围护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或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单次开挖长度。

    2024年07期 v.51;No.878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梁格法的单箱多室箱梁桥偏载系数研究

    胡赛鸿;申抚兵;韩汤益;

    【目的】为了探究单箱多室宽桥面箱梁桥的偏载效应,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对偏载系数的影响规律,以湖南省长沙市港子河大桥为例开展数值仿真与对比研究。【方法】基于商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构建桥梁的有限元梁格法模型,研究单箱多室箱梁桥偏载效应,分析偏心距等影响因素对偏载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研究表明,正应力偏载系数最大值为1.25,出现在跨中截面,剪应力偏载系数普遍在1.5左右,经验系数法对于类似宽桥面单箱多室箱梁桥偏载系数的估计严重偏低。活载偏心距对偏载系数有较大影响,且偏心距越大偏载系数越大,两者近似线性相关。【结论】梁格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单箱多室箱梁结构偏载效应,尤其是现代城市中宽桥面单箱多室箱梁桥,而经验系数法对类似桥梁并不适用,预测结果严重偏低,增大了箱梁桥开裂的风险。

    2024年07期 v.51;No.87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实测位移的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外荷载反演研究

    陈稳;鲁志鹏;吴鑫林;郭志华;

    【目的】为了实现水下盾构隧道整断面结构力学状态的长久监测。【方法】依托江苏某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ATS激光跟踪的盾构隧道管片变形高精度测量与数据预处理方法,基于变形实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优化方法,对盾构隧道横断面外部荷载状况进行反演,并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工程应用表明:通过遗传算法与阻尼最小二乘法所反演的外部荷载数值均介于现场实测与太沙基理论之间。与两者相比,水平荷载最小误差为1%,最大误差为13.54%,平均误差为5.98%;顶部竖向荷载最小误差为6.11%,最大误差为13.2%,平均误差为10.47%。【结论】基于现场实测位移数据,反演水下盾构隧道任意断面、任意时间段的外部荷载状况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为隧道外荷载状态及时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024年07期 v.51;No.878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与材料工程

  • 一种金属表面发射率测量的新方法

    张航;李圣慧;严小亮;卢欣欣;

    【目的】针对测量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管束表面发射率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廉价且精准的表面发射率测量的新方法。【方法】该方法以马弗炉内部空间为独立的封闭系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系统内被测对象的表面发射率的函数关系式。对温度采样的过程中的低频噪声污染,采用两种平滑算法进行降噪。【结果】温度设置为200~500℃,对三种不同材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钢材进行了温度测量和发射率计算与误差分析。对比结果后发现:随温度和尺寸的升高,奥氏体不锈钢发射率逐渐减小,而碳素钢发射率逐渐增大。【结论】新方法可实现表面发射率的在线测量,且误差低。通过温度数据的降噪优化算法可以提高精度。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射率与样品的尺寸有关,尺寸越大,发射率越大。

    2024年07期 v.51;No.878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响应面法的高性能复合砂浆参数优化研究

    李英飒;冯亚楠;

    【目的】研究高性能复合砂浆配合比设计参数。【方法】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开展了硅灰掺量、水胶比和石英粉与石英砂比值等3个自变量对高性能复合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经响应面预测、验证获得最佳配合比参数。【结果】高性能复合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略有增加,但增幅较小;随着石英粉/石英砂增加或减小影响程度并不明显。【结论】所建模型在试验范围内能较准确地预测结果,响应面法用于高性能复合砂浆配合比参数优化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

    2024年07期 v.51;No.87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效果评价

    刘金波;郭忠良;郭志强;杨华;亓雯;

    【目的】使用硫脲、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方法】通过产品收率计算获得最佳物料配比,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对合成的缓蚀剂官能团进行表征,确认缓蚀剂的合成效果。在含有不同缓蚀剂的腐蚀介质中进行静态挂片失重试验,计算金属的腐蚀速率和药剂缓蚀率,并对金属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当油酸、二乙烯三胺的物料配比为1∶0.8时,药剂的合成效果最佳,收率最高;当腐蚀介质中药剂含量升高,对金属的缓蚀作用增强,当浓度达到150 mg/L时,缓蚀能力最佳。【结论】对金属表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含有药剂的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金属钝化膜,说明药剂起到了很好的缓蚀效果。

    2024年07期 v.51;No.878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

  • 1980—2020年河南省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变化及特征分析

    马起明;

    【目的】基于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数据,探讨和分析1980—2020年河南省的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模型计算不同时期河南省的人口活动强度,基于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河南省40年内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64.85%和16.58%。40年内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54.17%,林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加1.65%和3.6%,其余地类面积均减少,其中耕地、未利用土地和草地分别减少5 668.93 km2、134.85 km2和1 174.27 km2。1980年河南省人类活动强度为22.09%,2020年达到25.46%。【结论】1980—2020年河南省人类活动强度空间聚集特征显著,空间分布格局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冷点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豫北山地、豫南山地等地区,热点地区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省中东部地区。

    2024年07期 v.51;No.878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福建省重大地质灾害快速应急示范研究

    陈光剑;

    【目的】地质灾害监测对防灾减灾服务、路网规划、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对其进行研究。【方法】以地质灾害频发的G316国道南平至闽清段交通干线作为示范区,采用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采集并处理示范区地质灾害体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并建立数字高程模型,联合多元遥感信息,解译地质灾害体空间形态特征。【结果】建立了数字三维可视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结论】可为今后周期性巡查、评价、监测地质灾害及快速应急、安全排险突发性地质灾害等提供服务。

    2024年07期 v.51;No.87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三峡库区某滑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胡圣超;刘港;周令;张中旭;

    【目的】研究降雨对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评估滑坡风险,为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综合评估降雨入渗、土体饱和度、地形等影响因素,分析植被覆盖对减少降雨入渗量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降雨强度和历时对滑坡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降雨入渗量,对土壤水分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地质特征如土壤类型和坡度也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降雨诱发滑坡的监测和预警,采取适当的植被措施以控制土壤水分入渗,并重视地质特征对滑坡的影响。

    2024年07期 v.51;No.878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乐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尚晓雨;左瑞琦;马秀;

    【目的】新乐市地下水资源丰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保证人民饮用水安全,研究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DRASTIC评价方法,选取反映水文地质条件的7个参数: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岩性、土壤介质类型、地形坡度、包气带岩性及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等对新乐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新乐市分为防污性能较好区、防污性能中等区和防污性能较差区,该区域划分较为客观,符合现状。【结论】为各级决策部门的合理规划,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简单明了的科学依据。

    2024年07期 v.51;No.878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

  • 专利创造性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因应

    李捷;李文江;

    【目的】完善专利创造性标准和制度,提高专利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判断标准、判断内容和判断的主观性分析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结果】专利创造性审查制度存在审查判断标准较低、审查内容片面、专利创造性判断存在主观性等问题。【结论】提出了完善专利创造性审查制度的三大建议,即优化专利创造性审查标准、充实专利创造性审查的内容、推进专利创造性判断标准的客观化。

    2024年07期 v.51;No.87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利益博弈视域下UGC平台的版权授权许可研究

    李晓童;

    【目的】当前,用户的交互式创作频繁、便捷,传统版权授权许可制度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拓宽版权授权许可的思路,降低主体间的博弈成本。【方法】从利益博弈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传统模式下版权授权许可困境的分析,寻求平衡创作者、平台和用户三方利益的途径。【结果】在UGC模式下,平台用户之间、平台与权利人之间存在着非合作博弈,使得用户生成内容无法得到良性传播,导致了集体利益的丧失。【结论】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的用户生成内容使用相关作品行为,可以在合理使用的框架内进行解释;对于其他情形下的UGC授权许可问题,还需要多种举措以平衡不同用户之间及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分配。

    2024年07期 v.51;No.878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网络短视频合理使用研究

    陈玉烨;

    【目的】研究新的合理使用的认定方法,使其可以适应新型作品形式,同时对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时代中的发展进行思考,从设立保护期限的角度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方法】结合四要素法、转换性使用,对网络短视频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结果】不管哪一种判定方法,在适用新型网络作品时都显得困难,应当思索新的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结论】应找到版权制度及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源头,明确原则,使其在面对新情况时更加灵活。并结合网络时代作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从设立保护期限的角度,保护原作的合理权益,促进新兴技术的发展。

    2024年07期 v.51;No.878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对策研究

    张金艳;朱浩楠;

    【目的】分析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现状以及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为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分析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研究背景、特性、意义,梳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全国以及河南省的建设现状,深刻剖析目前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实施困境。【结果】应当推动专利开放许可业务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加大专利转化人才培养、系统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评估与定价指导;加大信息精准匹配服务力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进一步明确专利开放许可的期限。【结论】推进河南省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高效实施,为河南省高水平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河南智慧”。

    2024年07期 v.51;No.878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成像装置外设收音设备产业及专利技术分析

    戴维理;

    【目的】应用场景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成像设备的收音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成像装置外设收音设备进行相关探究。【方法】通过不同收音方式外设设备对应的市场主体及相关申请人两条线,对相关产业的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对相关产业中的重点主题进行专利技术演进分析。【结果】相关领域的重要申请主体和产业主体均以国外企业为主。【结论】外国成像装置生产商在相关产业中存在明显先发优势。

    2024年07期 v.51;No.878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科技管理

  • 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风玲;刘一威;

    【目的】探讨科技体制改革中财政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财政科研经费为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同时,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目标,助力我国更好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解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关系,强调加强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分析现行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结果】应对策略包括扩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建立财政科研经费拨付新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非科研事务负担以及探索财政科研经费监管评价新模式等。【结论】对于实现科技管理松绑、加速科技创新、激励科研人才、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以及提升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效能等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7期 v.51;No.878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化背景下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吴雪玲;赵旺;

    【目的】探讨数字化时代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策略,推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结果】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档案利用效果不够显著,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还需要完善。【结论】从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拓展开放共享路径、提升档案信息安全、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各主题薄弱之处提出完善思路,以期为新时期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2024年07期 v.51;No.878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与建议

    郭家彤;

    【目的】新型研发机构是一种新的研发组织形式,主要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服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重要场域载体。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方法】通过剖析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模式,分析新型研发机构绩效产生的过程,发掘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和做法。【结果】亟须通过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来对接国家科技战略体系、集聚高层次人才。而省实验室、省科学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正是解决上述供需矛盾难题的重要抓手。【结论】需要进一步提升集聚高水平人才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增强科技金融赋能力量等,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07期 v.51;No.878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TRIZ理论中九屏幕法的使用及常见问题分析

    于百库;吴永志;孙国强;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出版的众多TRIZ教材、专著和论文中有关九屏幕法的讲述内容过于简单、使用基本规则不明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校学生和企业TRIZ创新方法应用者提供借鉴。【方法】在介绍九屏幕法的作用及相关概念基础上,通过对九屏幕法使用的具体描述、对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归纳分析等,系统性阐述了九屏幕法使用的基本规则。【结果】明确了九屏幕图的主要形式、绘制方法和使用要点,归纳总结出不符合使用要点、形式错误、缺少对应性和表达与本质不一致等4种错误形式。【结论】九屏幕法对拓宽解题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初学者比较容易上手,但是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使用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深化应用,以更好地发挥九屏幕法的作用。

    2024年07期 v.51;No.878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科技资讯

    <正>新型拓扑超材料以指数级放大声波科技日报2024年3月30日报道,荷兰原子分子国立研究所科学家与来自德国、瑞士和奥地利的伙伴合作,创造了一种新型超材料,声波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其中流动。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机械振动放大形式,具有改进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潜力。这种超材料是“玻色子基塔耶夫链”(Bosonic Kitaev chain)的首个例子,其特殊性质源自其拓扑材料性质。这一成果于3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4年07期 v.51;No.8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24年4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07期 v.51;No.87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4)》

    <正>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快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以知识产权源头保护为基础,以转化运用为牵引,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链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着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2024年07期 v.51;No.878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