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

  • 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步态仿真研究

    王金义;李佳;

    【目的】为提高四足机器人在复杂地面行走时的稳定性,对四足机器人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步态进行仿真。【方法】基于哺乳动物的腿部结构,在SOLIDWORKS软件中构建四足机器人的三维模型,使用D-H模型法构建出腿部结构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到四足机器人的足端运动轨迹图,并以Walk步态在V-REP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本研究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十二自由度的四足机器人。【结论】仿真结果证明,该机器人的机构设计有效,能实现稳步行走。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为该类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依据。

    2024年02期 v.51;No.873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科技创新资源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德杨;薛蕾;

    【目的】为了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功能,设计出一个科技创新资源可视化系统。【方法】采用大数据平台来整合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并构建数据仓库,结合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技术来对系统进行设计开发。【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数据管理、时空分布展示及其他统计分析功能。【结论】该系统对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2期 v.51;No.87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智能化生产线在隔离接地开关制造场景中的应用

    史润军;王汝佳;王晓生;

    【目的】在高压开关生产过程中,物流转运和装配工艺比较传统,导致工作效率低,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迫切需要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方法】以隔离接地开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特点和生产需求来优化生产布局,运用连续流的理念设计出包含智能化物料配送和智能化装配在内的智能化生产线。【结果】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和生产节拍的优化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结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电力行业探索出一条数字化、智能化装配技术路线。

    2024年02期 v.51;No.87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 SDN网络中的故障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许豪豪;

    【目的】虽然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开放的架构,但也存在着各类网络错误。为实现SDN的高可用性,对故障检测与修复机制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方法】首先,对SDN架构与OpenFlow协议进行分析,总结出SDN网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设计出数据平面错误检测方法。其次,基于主动修复与被动修复机制,并考虑数据流量服务的质量(QoS)需求,从而提出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故障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设计出基于开源代码的故障检测与修复方法,其使用的是非同步报警机制监测网络,根据故障数量和影响程度选择3种修复模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出SDN数据平面中常见的错误,在保障QoS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恢复网络功能。【结论】该方法在处理多类故障和考虑QoS需求方面超过现有机制,为SDN高可用性和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而进一步提高对复杂故障的处理能力和增强自修复智能性是后续的研究方向。

    2024年02期 v.51;No.873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Adaboost回归算法的安徽省物流需求短期预测研究

    荀守奎;葛成丽;

    【目的】物流需求预测有助于调整物流资源的分配,对促进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安徽省1995—2022年与物流需求相关的指标数据为原始样本数据,用货运量来表征物流需求。通过XGBoost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6个用于预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3种方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精度最高的Adaboost回归算法来预测安徽省短期物流需求。【结果】2023—2026年,安徽省的物流需求预测值分别为402 942.428万t、369 877.222万t、380 884.375万t、382 319.5万t。【结论】未来四年,安徽省物流的货运量呈不稳定发展态势。根据安徽省的区位优势及疫情的全面开放,安徽省物流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02期 v.51;No.873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恒温水浴锅温度模型预测

    高兴泉;俞文博;段虹州;

    【目的】由于恒温水浴锅温度系统存在强非线性及大滞后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恒温水浴锅温度模型预测方法。【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寻找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最优结构及超参数,用来拟合出最佳的数据映射特征,并构建恒温水浴锅温度的动态数学模型。其次,通过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温度趋势进行预测。最后,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与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提方法构建的模型的拟合度达到了98.2%,预测结果的MSE及MAE比最小二乘法模型分别降低了4.616、0.823。【结论】本研究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对提高恒温水浴锅的生产效率及控制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2期 v.51;No.87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机械与动力工程

  • 一种香料成品移动罐自动清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梁宏谋;

    【目的】为了实现自动清洗香料成品移动罐,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运用纯净水自动清洗香料成品移动罐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执行系统由定位机构、支架、滑轨式升降机构、调压系统、双介质旋转喷头等组成。控制系统由PLC控制器、变频器、电动机等组成。通过定位机构快速把待清洗的香料成品移动罐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利用滑轨式升降机构拖动旋转喷头在香料成品移动罐内部上下往复移动;运用PLC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清洗香料成品移动罐内壁。【结果】经过在生产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无死角自动清洗,清洗效率高,耗用时间短,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结论】该装置解决了依靠人工清洗香料成品移动罐时存在的操作不便、效率低、耗用时间不可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实现了清洗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高效化。该装置在香料移动罐清洗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2期 v.51;No.87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定冷水泵电动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

    李军;张昌胜;王涛;司耀强;俞文瑾;秦建军;

    【目的】某电厂#1发电机定冷水泵A和冷水泵B的电动机振幅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值,且振动不稳定,振幅有抬升趋势,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为消除设备异常振动,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须对设备进行振动监测和分析。【方法】经振动分析仪监测和分析,认为电动机地脚螺栓松动,电动机台板变形和基础未有效灌浆是导致电动机振幅超标的原因。【结果】对电动机地脚螺栓进行了紧固后,定冷水泵B电动机各个方向振幅均降到了标准范围内。由于机组暂时没有停机计划,无法对电动机基础进行灌浆、更换台板,因此创造性设计了紧固组件。【结论】该紧固组件可有效解决因台板变形和基础未灌浆导致的振动超标问题。

    2024年02期 v.51;No.87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CNG储气瓶开裂失效分析

    张志魁;刘清华;杨海宇;赵国锋;杨雪茜;

    【目的】本文对CNG储气瓶的开裂故障进行了失效分析。文章给出了用户在使用CNG储气瓶时避免出现失效情况的一些建议。另外,对CNG储气瓶厚度进行的超声波测试和水压试验数据,可以用于以后的CNG储气瓶失效数值分析。【方法】用试验调查的方法来确定裂纹产生和气瓶开裂的原因;采用液体渗透的方法来检查CNG储气瓶壳体上的表面破损缺陷和裂纹的位置;采用视觉检查来确定壳体内表面的状况,采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裂纹,电子显微镜在适当的放大倍数下,能够检查并描述裂纹表面的精细微观结构,裂纹表面的细微结构显示了断裂起始点的缺陷。最后用光谱分析仪确定了材料的化学成分。另外,还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CNG储气瓶在水压试验期间发生故障,在低于试验压力的情况下,CNG储气瓶壳体上显示有两条裂纹,并出现了试验液体泄漏的现象。【结论】根据所进行的测试结果,得到结论:压力容器底部的过度腐蚀导致凹坑的形成,成为泄漏裂纹的起始点。

    2024年02期 v.51;No.87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交通与土木工程

  •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

    王荣飞;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浆液扩散规律以及地层加固、防渗止水原理。【方法】以莞惠城际GZH-4标暗挖隧道穿越人工湖底全风化岩层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取样及数值计算分析,对全断面帷幕注浆隧道的掌子面变形、岩层取芯率、地层水平收敛及地表沉降等进行探讨,深入分析隧道帷幕注浆浆液扩散规律及地层加固、防渗止水原理。【结果】结果表明:注浆浆脉构成的浆脉骨架可与周围岩体相黏接形成结石体,能有效提高岩体强度及地层抗渗透性能;高压注浆导致掌子面易于鼓胀或开裂,精准控制注浆初始条件和超前预测,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隧道的全断面帷幕注浆可增强岩体自承载能力,能有效抑制隧道的水平净空收敛变形;全断面帷幕注浆对富水软弱地层隧道开挖时的地表沉降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的变形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可为类似地质环境下岩体注浆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2024年02期 v.51;No.873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设研究

    汪思莹;王兴仁;张涵;张朝玮;张新;盛兆平;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大量开通和客流量的持续增加,对车站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设进行研究。【方法】依托“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理念,分析车站运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支付、安检票检一体机、可视化候车、智能导乘、能源智能管控、客流管家、智能化应急管理等方式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结果】使车站由原来单一的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将车站和乘客需求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让“客流”变为“客户”,同时做到智慧管理,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实现多层次、多环节的智能控制,实现系统优化升级。【结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建设可为乘客出行和企业运营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减少运营管理人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2024年02期 v.51;No.87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装配式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性能分析

    应仟壹;王弘起;胡国壮;程麦理;

    【目的】为切实降低建筑碳排放,满足“双碳”发展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要求。【方法】通过对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进行分析,探讨该结构的空间构形特点,研究空间曲面夹芯拱形板的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及装配施工技术。【结果】研究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力学性能好、承载能力高,夹芯保温层能够有效改善热工性能,屋盖单元的预制生产、装配施工方便。【结论】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的关键装配施工技术,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和建议。本研究可为我国寒冷采暖地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2024年02期 v.51;No.873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董泓玲;王月明;

    【目的】为加强对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掌控,减少风险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的影响,降低安全事故率,有必要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识别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对各个施工安全风险指标进行组合赋权。【结果】得到重要度前三的影响因素:人员技术熟练度、施工吊装成本和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强度。【结论】应着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施工吊装工具与吊装方案的选定及装配式构件质量监督和管理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促进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51;No.873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周欢;

    【目的】为研究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作为结构层混合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制备和优选、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AC-13的生产配合比1#∶2#∶3#∶细集料∶矿粉=38∶16∶10∶34∶2,油石比为5.7%(复合改性乳化沥青10%),用水量2.4%,固化剂2.0%。混合料的成型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基本达到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平,满足提前开放交通的要求。【结论】提出了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罩面施工工艺流程,工后检测均满足规范要求。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4年02期 v.51;No.873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与材料工程

  • 基于阿尔奇定律的双重介质模型溶质运移试验研究

    江文彬;丁力;闫亚景;江承阳;吕玲君;孙天宇;

    【目的】由于天然孔隙介质中存在物理化学非均质性,在这种复杂的非均质性含水层中,以往的现场试验数据显示溶质在非均质介质运移过程中无法用菲克扩散定律对流弥散方程(Ad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ADE)来描述。本研究采用高密度电法证实溶质在非均质介质中非菲克运移。【方法】本研究采用石英砂、沸石两种不同基质构建双重介质物理模型(Models of Dual-Domain Mass Transfer,DDMT),采用高密度电法测定系统ERT21实时检测和采集数据,在实验室利用Nacl溶液开展示踪试验,利用阿尔奇定律分析溶质运移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浓度穿透曲线在后期发生“拖尾”现象;在沸石柱实验中,观察到流体电导率(σ_f)和体积电导率(σ_b)之间的滞后现象,这表明流体在不可动领域和可动领域之间的交换。而在沙子柱试验中,未观察到σ_f和σ_b之间的滞后现象,可以忽略质量传递行为;滞后现象的形状与大小由水动力学特征和基质属性控制,水动力学是影响拖尾时长的因素之一,渗透系数会影响溶质运移的过程。【结论】通过试验观察和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直接量化了实验室尺度下的异常质量传递行为,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测量的导电率(σ_b)对于移动和不动领域都具有敏感性,从而提供了与标准采样方法相比的独特优势。

    2024年02期 v.51;No.873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研究

    陈莉杰;王梦晗;李晓敏;郭聪聪;卢峥;王艺涵;吴朕君;

    【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 000倍,pH值为6.5~7.5,COD为1 609 mg/L)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同时为解决传统铁盐混凝剂使用后出现的溶液“泛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方法】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 000 mg/L、助凝剂投加量为0.7 mg/L、pH值为8.0左右,总反应时间为8.5 min条件下,使用有效氯含量(以Cl计)达到6%,并用7 m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油墨废水脱色率可达98%左右,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优化方法可将混凝剂投加量降至500 mg/L,且能有效解决“泛黄”问题。【结论】针对脱色后无法去除的COD(725 mg/L左右),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可将COD降至103 mg/L,符合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排放标准,提出的解决常见的铁盐混凝剂“泛黄”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4年02期 v.51;No.873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餐厨垃圾高温堆肥工艺优化研究

    池永亮;刘锡尧;

    【目的】研究餐厨垃圾高温堆肥工艺优化,以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高效处理。【方法】以餐厨垃圾为主要原料,围绕物料粒度、堆肥混合物含水率、高温堆肥时间、pH值、堆肥温度、通风供氧速率等控制因素,在不同条件下检测餐厨垃圾高温堆肥进程变化和最终堆肥制品质量。【结果】研究发现:在综合考量堆肥效率和堆肥制品质量等因素下,物料粒径≤20 mm、堆肥混合物含水率55%、高温堆肥时长120 h、高温堆肥培养温度55℃、供氧通风速率15 L·min-1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提高餐厨垃圾高温堆肥效率,获得优质堆肥制品。【结论】研究所得最优餐厨垃圾高温堆肥工艺,为及时高效处理餐厨垃圾,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2024年02期 v.51;No.873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

  • 伊洛河流域河南段景观格局特征及变化研究

    马骁;史鹏会;崔剑;武慧智;

    【目的】研究伊洛河流域河南段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00年、2010年、2020年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为基础,利用SRTMDEM提取伊洛河流域河南段的范围,采用Fragstats软件得到伊洛河流域河南段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共9种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耕地和林地是伊洛河流域的基质景观类型。根据类型水平上的指数变化。可以将景观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林地、草地和水体,在近20年中表现为破碎度逐渐下降;第二类为耕地和湿地,破碎度增加;第三类为人造地表,破碎程度先增加后减小。【结论】景观水平上的指数变化表明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呈下降趋势,异质性减小,生态趋于良好,流域内存在优势类型,景观连通性较好,且保持稳定状态。

    2024年02期 v.51;No.873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高分卫星监测大别山区西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张洪潮;张俊;胡向荣;樊旺东;

    【目的】利用高分卫星监测大别山区西段林草湿地覆盖变化,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后续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提供相关数据支撑。【方法】针对大别山西段典型生态屏障区,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了1980—2018年6期1:25万卫星遥感影像图和1:25万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图。在此基础上,对大别山西段土地利用/覆盖各地类的面积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林草湿地覆盖的空间格局及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从1980—2018年变化趋势来看:研究区内耕地总量持续减少,总面积减少了781.42 km2;草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总面积减少了23.77 km~2;湿地呈现先减少后快速增加的趋势,总面积增加了168.43 km~2;林地面积呈波动变化,但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总面积减少了142.68 km~2。【结论】通过多期次遥感图像分析能够获取该地区土地利用和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可为当地土地规划、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2期 v.51;No.873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绵阳市城市热岛效应时序演变分析

    林玲;邓云涛;王成霞;冉茂莹;

    【目的】探究2017—2021年绵阳市地表温度变化及发展趋势。【方法】以绵阳市为例,利用2017年、2019年、2021年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反演绵阳市地表温度。【结果】(1)绵阳市城市热岛效应特征明显,各等级主要呈聚集状,以强热岛和强绿岛分布最为明显。(2)2017—2021年,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强热岛区、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城中心地区,并沿河流扩张;绿岛区主要分布在安州西北、北部高山丛林及涪江、安昌河、仙海湖等区域。(3)2017—2021年,由中间区、热岛、强热岛区重心迁移可知,绵阳市城市沿涪江和安昌河往东南和西北方向迅速发展。【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为绵阳市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2期 v.51;No.87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的特征分析及治理措施

    赵志根;王康东;杜伟;

    【目的】分析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隐患点的特征并提出治理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仪、稳定性评价等手段,获得该崩塌点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该崩塌点具备倾倒式崩塌的特征,4个主要危岩体都是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结论】采用设置锚杆、支撑墙、水泥浆充填等方法对危岩体进行加固,并采用人工清除松动石块、发挥截水沟的作用等方法进行治理,能够消除崩塌隐患,确保景点安全和景观价值。

    2024年02期 v.51;No.87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值预报对藏东地区冬春季降雪的检验

    玉洛;西绕卓玛;孙晓光;

    【目的】通过对昌都11个城镇2018—2020年冬春季24小时观测降雪的晴雨、各量级进行检验分析,以期为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订正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气象局下发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EC、CMA-GFS细网格模式对昌都冬春季降水的预报效果进行晴雨、24小时降水量级检验和TS累积降水量评分。【结果】(1)EC细网格对昌都11个站点的晴雨预报准确率高于CMA-GFS模式预报准确率。(2)EC细网格对卡若区、类乌齐、丁青的24 h,48 h,72 h的预报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其余各站空报率>准确率>漏报率。CMA-GFS模式24 h,48 h,72 h的晴雨预报检验都为空报率>准确率>漏报率。【结论】两种模式对卡若区、丁青、类乌齐的小雪量级模式预报能力上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中雪量级模式预报能力上,EC细网格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CMA-GFS模式基本没有预报能力。

    2024年02期 v.51;No.87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

  • 社会化阅读背景下自媒体洗稿著作权侵权认定研究

    易浩晗;

    【目的】对自媒体洗稿的行为属性进行界定,分析传统著作权侵权认定规则——“实质性相似+接触”应用到自媒体洗稿问题上存在的困境,探究更具操作性的自媒体洗稿侵权认定方法。【方法】从自媒体洗稿行为的表现形式入手,并进行相关概念辨析,明确自媒体洗稿行为本质。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不同的“实质性相似”判断方法的认定思路。【结果】洗稿行为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变换表达,但仍与原文基本意思保持一致的行为。在对洗稿作品进行侵权认定时,实践中的“整体观感法”“抽象分离法”和“结合法”,各有利弊。【结论】在对作品进行侵权比较时,可考虑将作品逻辑链作主要参考因素。对“结合法”进行改良,先对作品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再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对作品的逻辑链进行比较,看洗稿作品是否会对原作品产生替代。

    2024年02期 v.51;No.873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知识产权视角下商业数据保护研究

    王舒贤;

    【目的】通过分析商业数据的特性,反思现存困境,探讨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方法】将商业数据与知识产权的特性进行比较,结合现有保护模式,进一步分析规制商业数据最便捷的方案。【结论】商业数据是兼具多种知识产权客体属性的“复合体”,难以用传统某一知识产权单行法加以规制。【结果】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出发,应搭建统一完善的双轨制保护机制,立法、司法协同促进,从而激励创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2024年02期 v.51;No.873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张璇;

    【目的】通过对GUI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的对比分析,找出GUI外观设计专利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件,梳理司法审判中GUI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侵权判定规则。【结果】由于GUI外观设计的特殊性,可以通过细化侵权判断的主体、简化“产品”对GUI外观设计的限制、引入间接侵权规则等方式扩大对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结论】随着科技发展,GUI外观设计未来会有更多形式呈现,因此需要在立法及司法中对GUI外观设计保护加以完善。

    2024年02期 v.51;No.873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创新路径研究——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

    刘玲玲;方润生;王宏远;樊力玮;

    【目的】高校是创新资源重要聚集地和创新成果主要源泉,地方应用型高校链接知识创造和具体场景应用,在创新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使命和地位。然而,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方法】面向地方高校从强化顶层设计、设置知识产权岗位微专业、贯彻高校知识产权标准、建设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站和商标品牌指导站、推进校地合作、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等六个方面对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对策。【结论】对地方高校深入推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51;No.873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科技管理

  • 关系网络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拼凑的视角

    蔡树堂;罗嘉雯;

    【目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快速健康成长,是学术界研究热点。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中的资源约束瓶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资源拼凑的角度理论上探讨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关系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模型。【方法】以河南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03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关系网络和资源拼凑对企业成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在关系网络和企业成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结论】研究结论丰富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研究的成果,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年02期 v.51;No.873 140-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电气设备交货周期优化的精益改善分析方法

    郑堃;杜忠霖;顾新艳;周阳;孙慧玉;

    【目的】在制造企业进行“智改数转”时需要以流程优化为前提的背景下,针对电气设备交货周期过长的情况,设计了一种系统的精益改善分析方法。【方法】首先,对全生产周期内不同阶段的耗时因素进行建模;其次,基于多色集合理论提出了一种影响因素权重矩阵与影响力评估方法,以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结合企业现状和改善目标确定精益改善路径并实施。【结果】利用此方法对N公司旗下T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精益改善,使其交货周期从19~25 d缩短为16~20 d,满足了T产品在3周内完成交货的精益改善目标。【结论】该精益改善实例印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2024年02期 v.51;No.873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省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驱动机制研究

    逯瑶;

    【目的】数字经济背景下,建筑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针对河南省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分析驱动其数字化转型的要素,并制定出实现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方法】结合政策工具理论、Citespace对国内外的建筑业数字化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在TOE分析框架下,初步识别了17个主要驱动要素,并运用专家积极系数、Kendall’Wa以及专家意见集中度等指标对专家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合专家访谈最终选取了13项重要的驱动因素,并针对筛选结果,在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上对政府、建筑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从多维度提出了10条助力河南省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的建议。【结论】以此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企业走出转型困境,助力河南省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51;No.873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科技资讯

    <正>二维重费米子材料首次创建科技日报2024年1月18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合成出第一个二维重费米子材料。这种新材料是由铈、硅和碘组成的层状金属间化合物晶体(CeSiI)。它具有比普通电子更重的电子,是探索量子现象的新平台。研究成果于2024年1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24年02期 v.51;No.87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8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