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

  • 异步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史占花;

    【目的】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集成计数器的设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数器的设计,加强设计思维的训练,设计了六十进制异步级联加计数器。【方法】选用集成计数器74LS161D,采用反馈预置法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时序电路设计步骤获得异步六十进制电路图;其次,利用Multisim10.0软件进行仿真,并对运行结果记录和分析;最后,在实验室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台上进行实物操作,进一步验证该设计在实践中运行的稳定性、正确性、可靠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稳定可靠。【结论】通过Multisim10.0进行仿真分析并设计电路,保证了实物实验顺利进行,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加强了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设计计数器的兴趣。

    2024年09期 v.51;No.88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面向武器即插即用的飞机/悬挂物接口技术研究

    毛春城;熊元;郑涛;

    【目的】飞机/悬挂物接口是实现武器与飞机集成的关键环节。面向武器即插即用开展飞机/悬挂物接口分析与研究,可以为飞机与悬挂物之间的接口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借鉴国外武器即插即用技术研究成果,分别从机械接口、电气接口、逻辑接口的角度开展接口需求分析,寻找出当前飞机/悬挂物接口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分析,飞机与悬挂物之间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应用基础较好,而逻辑接口却成为限制武器即插即用的瓶颈。因此,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通用飞机/悬挂物接口框架(GASIF)的逻辑接口设计方法。【结论】飞机/悬挂物接口承担着连通飞机与运载悬挂物、任务悬挂物的关键作用,只有机械接口、电气接口、逻辑接口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武器即插即用的最终目标。

    2024年09期 v.51;No.88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直挂式SVG项目中的应用

    杨寒;吕雪松;

    【目的】由于变电站建设的专业要求高、协调工作量大、周期短等,将BIM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可提高变电站等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及管理水平。【方法】以某变电站直挂式SVG工程建设为例,对SVG装置内的电气设备模型建立、整站BIM模型整合、碰撞检查、施工模拟等建模过程进行论述,并根据设计要求指导工程现场实施。【结果】将BIM技术应用于SVG项目建设中,不仅可以在设计环节实现动态化调整各专业中存在的设计问题,而且可以在施工前对电气设备布局和线缆管路的连接、碰撞、干涉等中存在的设计漏洞进行规避,从而使整个项目建设进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把控。【结论】将BIM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利用数字信息对工程建设环节所涉及的设计内容和数据进行保存和传递,能有效提高建设效率,为后期工程建设和运维提供技术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械与动力工程

  • 倾斜方腔内混合纳米流体自然对流问题

    罗小红;孙志明;

    【目的】研究方腔倾斜角度和Ra数对混合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影响机理。【方法】首先时间上采用Adams-Bashforth和向后差分结合的二阶半隐格式进行离散,其次采用改进的投影算法对速度和压力进行耦合处理,最后采用配置点谱方法求解所有的无量纲控制方程。【结果】经数值验证之后,通过改变方腔倾斜角度(0≤θ≤π/4)和Ra数(10~4≤Ra≤10~6),来分析对流场、温度场和Nu数的影响。发现随着方腔倾斜角度的增大,Nu数先增大后变小;随着Ra数的增大,流动与传热都增大。【结论】方腔倾斜角度为π/6和Ra数为10~6时,传热效果最佳。

    2024年09期 v.51;No.88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气动力修正模型的水面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

    李高强;吴靖恒;胡奇;李徐;左仔滨;

    【目的】在水池试验中常采用实机的缩比模型来进行水面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研究,通过对水池试验中缩比模型由于雷诺数不相似而导致试验数据中气动升力系数偏小的问题进行研究,以达到准确模拟水面飞行器近水面飞行时的实际气动状态。【方法】针对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模型,在不改变机翼和平尾的面积及机翼的平均气动弦长的前提下,增加机翼的襟翼和平尾的升降舵面积,通过仿真和试验对修正前、后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仿真结果显示:修正前、后的模型在不同速度和俯仰角的条件下,气动升力系数的差异在15%左右;试验结果显示:修正后模型的升力系数在不同速度、俯仰角、升降舵舵偏的条件下与实机的风洞数据升力系数变化趋势相同,最大误差在8%,最小误差小于1%。【结论】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缩比模型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气动升力;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缩比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实机的气动力性能,为优化水面飞行器的结构布局,研究水面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奠定了基础。

    2024年09期 v.51;No.88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支滤棒成型设备中多孔管道辅助正压增程装置的设计

    韩宗政;

    【目的】针对滤棒在传递过程中因安装、制造公差等原因导致工作行程增大、传递过程中断的问题,设计了多孔管道正压辅助传动装置进行传输。【方法】正压管道内的气流,在流经正压孔时会对滤棒施加沿径向方向运动的力,由于鼓轮本身自带转速,其产生的离心力会对滤棒施加沿鼓轮切向方向运动的力,这两个方向的位移能够在实现滤棒于空间位置连续传递的同时增加各鼓轮间的输送间距。【结果】通过数学方法计算管道内压强流失情况,并对正压孔进行设计改进,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安装、制造精度,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传递鼓轮的传输间距。【结论】在提高传送类鼓轮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零部件的重复加工或返修情况的发生,也使得传送鼓轮在空间设计、排布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2024年09期 v.51;No.88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柜式先进先出卷烟储存输送装置设计与应用

    陈云飞;

    【目的】为解决一种直径与正常卷烟相同但长度较短的新型卷烟输送对接问题,设计了一种柜式先进先出卷烟存储输送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执行系统由提升机、高位输送器、先进先出储柜、低位输送器等组成;控制系统由嵌入式PLC、伺服电机、料位检测组件等组成。首先,通过提升机抬高烟支烟流,输送至先进先出储柜;其次,由料位检测组件监控烟流高度和输送速度,当速度不匹配时,控制先进先出储柜收缩或扩容;最后,烟流经过低位输送器输送至下游设备。【结果】该装置主要用于卷接包生产线上,通过将上游设备与下游设备柔性地连接起来进行先进先出,完成烟支的自动输送、存储和缓冲调节。【结论】该装置使卷接包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满足新型烟草的转运输送需求,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且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2024年09期 v.51;No.88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矿业与水利工程

  • 海湾煤矿“两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计算

    王涛;白云鹏;李斌;

    【目的】研究海湾煤矿42211工作面顶板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探查其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范围。【方法】在经验公式推导计算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推进距离下垂直应力分布和拉应力场分布下的覆岩“两带”高度变化规律。【结果】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出42211工作面的“两带”发育高度。【结论】数值模拟结果和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接近,研究成果可以为此类工作面实测“两带”发育高度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改进GM(1,1)模型的矿区沉降预测

    尚文龙;马开锋;郝梦姝;薛尧相;

    【目的】针对煤矿区地表沉降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TLS)融入GM(1,1)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方法】基于某矿区2011—2017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TLS)与最小二乘法(LS)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M(1,1)预测模型,采用TLS方法对2018年矿区沉降预测的精度较LS方法提高了0.49 mm;对2019年矿区沉降预测的精度较LS方法提高了0.55 mm。【结论】本研究验证了采用TLS方法的GM(1,1)模型相较于LS方法的GM(1,1)模型在矿区地面沉降预测中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效果。

    2024年09期 v.51;No.88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巷道顶板离层控制技术研究

    马路;张明伟;李雪;田壮才;苏振豪;边思丞;谢传国;

    【目的】以中煤新集集团刘庄煤矿某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时巷道顶板离层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安装在巷道顶板的离层仪监测发现,巷道顶板发生离层,主要发生在7#(296 m)和8#(332 m)顶板离层仪位置,且7#位置在深层和浅层均有下沉,但8#位置只有深层下沉,且下沉量较大,说明顶板整体在深层位置下沉。【结果】第一次治理措施采用全断面喷浆和设置点柱,但治理效果不理想,顶板下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次治理措施采用长锚索注浆加固,治理后离层量明显放缓,顶板离层得到控制,治理效果明显。【结论】采用长锚索注浆加固可有效控制顶板离层,研究结果为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巷道顶板离层控制施工提供指导与借鉴。

    2024年09期 v.51;No.88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区水平管流型数值模拟研究

    吴益名;廖晨;曾会;

    【目的】山区管道低洼处易积液形成腐蚀环境,而现场因高含硫无法打开管道,因此需要研究如何直观了解管道内部流型。【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VOF模型耦合RNG k-ε模型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含液率下水平管道的流型分布、压力分布及含气率。【结果】结果发现:某气田流常见工况下管道内流型以层流为主,流速和含液率增加时,流型发生变化,混合速度V_(mix)=9.00 m/s时,体积分数Vol=0.3,出现分层流夹带(波浪、气泡),表现为过渡,当流速和含液率均增大时,分层流夹带(波浪、气泡)过渡为气泡流。【结论】研究发现,某山区常见工况下水平管含液率和流速存在主次竞争关系,流速增加会使气液界面扰动增大、携液能力增强,进而有助于避免积液腐蚀,研究成果可为山区水平管道流型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交通与土木工程

  •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TBM选型决策模型研究

    裴成元;韩书臣;来海祥;王恒超;赵海雷;

    【目的】在进行TBM工法施工时,根据地层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TBM类型非常重要。TBM选型不当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应对施工风险困难和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构建一个TBM选型决策模型,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出选型指导意见非常有必要。【方法】结合AHP法和TOPSIS法,建立基于TBM选型适应性评价的决策模型,通过采用熵权法优化AHP法中的专家评分,提高了评分的可靠性。研究过程中选择了隧道设计参数、地质情况和不良地质等3类TBM选型适应性指标,如隧道平曲线半径、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岩爆、突涌水等。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TBM选型适应性决策模型,并以新疆某水利工程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所做的选型决策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项目规划阶段的TBM选型提供有益建议。

    2024年09期 v.51;No.88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椭球膨胀法在线路工程坐标系建立中的应用

    胡毅;

    【目的】运用椭球膨胀法,建立线路工程坐标系,减小因测区跨度大、海拔高、起伏大引起的投影变形。【方法】研究5种椭球膨胀方法的原理,并结合实例从长半轴变化量、基点大地坐标变化量、边长变形量等3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5种椭球膨胀方法的严密程度不同,得到的计算结果也不同,通过直接法、卯酉曲率半径法、平均曲率半径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通过平面解析法、广义微分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异最小,且投影变形量均能满足要求。【结论】5种椭球膨胀方法均可用于线路工程坐标系的建立。

    2024年09期 v.51;No.88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热拌超薄罩面Thus-10在干线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耿星星;张杨;吴旻;

    【目的】研究热拌薄层Thus-10在干线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方法】基于体积-性能平衡方法进行Thus-10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室内验证。【结果】确定了Thus-10的生产配合比,其中1#(5~10 mm)∶2#(3~5 mm)∶3#(0~3 mm)∶矿粉=45∶23∶25∶7,最佳油石比为6.3%,沥青∶高黏添加剂=96∶4,纤维掺量为混合料的0.3%。Thus-10具有较优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相对于其他同类型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相应的指标较优。依托宿迁市S324省道养护工程进行Thus-10应用,形成了热拌超薄Thus-10施工技术指南。【结论】将Thus-10在江苏、贵州、浙江等地区干线公路养护中进行了应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4年09期 v.51;No.88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某高速公路填挖交界路基滑坡机理分析及处治措施

    刘亚军;孙昊;夏自卿;

    【目的】高速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滑坡较为常见,且严重威胁着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因此查明该种病害的作用机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治设计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某高速公路填挖交界路基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钻探及室内试验等方法,分析该路基滑坡的形成机理,基于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对滑坡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该路基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由于降雨入渗引起路基土体强度变低,填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较粉质黏土偏小,最终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结论】使用综合处治措施后,经施工检验设计方案达到处治效果,并为后续类似工况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车辆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应力分析

    黄己伟;刘丹;

    【目的】随着桥梁服役期延长和车辆荷载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构承载力会变得越来越弱,疲劳寿命不断降低,最终可能导致低应力疲劳破坏。因此有必要对车辆荷载下拱桥钢混组合梁的疲劳细节应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Midas FEA NX软件建立3个标准长度的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混组合梁易损疲劳关键点的位置,并研究车辆荷载横向最不利加载位置和纵向加载下的疲劳细节应力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组合梁次横梁与中纵梁交点处有三处疲劳关键点;靠近桥梁中线位置是车辆荷载下钢梁疲劳最不利的横向加载位置;四种不同标准的纵向车辆加载时,三个疲劳关键点均出现两次应力峰值,且最大应力幅值均低于常幅疲劳强度的极限值。【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工与材料工程

  • n-nc-Si:H低温制备工艺及其在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靳果;王记昌;闫奇;

    【目的】为在低温工艺下制备出适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高性能电子传输层,需要对电子传输层材料及制备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将n型氢化纳米晶硅薄膜作为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研究衬底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并优化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层界面处理工艺和结构。【结果】得到暗电导率、光透过率、表面形貌适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的n型氢化纳米晶硅薄膜低温制备条件,经过界面优化处理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4.66%。【结论】在低温工艺下制备出了高性能的电子传输层及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对进一步开展叠层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9期 v.51;No.88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废胎胶粉和天然胶乳改性沥青的老化和流变性能研究

    张贺吉;

    【目的】研究废胎胶粉和天然胶乳改性沥青的耐老化和流变性能。【方法】利用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胶乳和废胎胶粉(Crumb Rubber,CR)制备橡胶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比分析基质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结果表明,CR和NR胶乳的加入降低了橡胶沥青的针入度等级,提高了橡胶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与常规沥青相比,CR掺量高达8%,NR胶乳掺量高达4%时,橡胶沥青的复数模量和抗车辙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CR和NR胶乳的加入可提高改性沥青的总体性能,改善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2024年09期 v.51;No.88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疏水涂层防污性能研究进展

    赵守昌;高飞;王东;

    【目的】对现今国内外超疏水涂层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梳理,为各类金属在构建超疏水涂层及防污性能的改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金属关于超疏水涂层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在防污性能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综述各种金属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防污性能的效果。【结果】超疏水涂层具有自清洁、耐久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防污和防腐蚀等领域。超疏水防污涂层结合了低表面能和微观结构,是防污涂层的新趋势。【结论】不同种类的金属及其合金和不同方法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在防污性能方面均表现良好,对今后超疏水涂层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9期 v.51;No.880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

  • 关中平原耕地RS影像精准提取方法研究

    徐清昊;周浩浩;

    【目的】高效获取大面积耕地影像分布数据,助力关中平原地区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和管理。【方法】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为研究区,基于SNAP平台和ENVI处理软件,使用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分类法对哨兵二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耕地RS(Remote Sensing)遥感数据进行识别提取,获取耕地空间分布及面积等地理信息。【结果】提取耕地总面积为411.57 km2,主要分布于临潼区北部相桥、交口、栋阳等街道及中东部何寨、零口街道等平缓地区,与官方统计面积相近,误差仅为0.92%,提取总体分类精度为96.07%,Kappa系数为0.94,符合精度要求。【结论】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法提取耕地结果与实际数据较为贴合,证明最大似然分类法在实际耕地地类识别检测应用中有着较高的匹配度,可以较为精准地实现土地利用类型识别。

    2024年09期 v.51;No.88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JT430井区延9储集砂岩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梁凤鸣;汪妍静;罗腾文;高路遥;吴雨风;

    【目的】探究储集砂岩非均质性特征,为有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地区JT430井区延9段储集砂岩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测物性数据、岩心薄片分析和测井数据等,分析JT430井区延9段储集砂岩的宏观及微观等非均质性特征,探讨储集砂岩非均质性特征的控藏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靖边地区JT430井区延9段储集砂岩多发育中-细粒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多见(加大式)孔隙胶结、点-线(线)接触发育,具有弱层间非均质性、弱平面非均质性以及强层内非均质性特征。【结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导致JT430井区延9储集砂岩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延9砂岩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点的高物性砂层中。

    2024年09期 v.51;No.88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页岩油五维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研究

    杨靖;

    【目的】LN洼陷近期钻探了多口页岩油探井,开启了页岩油勘探新局面。在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中,准确地预测裂缝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裂缝预测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重点应用五维地震资料,利用OVT域叠前道集数据进行方位角-偏移距优选和道集分区部分叠加,针对页岩油分析不同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形成一套针对LN地区的页岩油五维裂缝预测技术。【结果】基于振幅方位差异的裂缝预测结果,能够明确研究区LN洼陷页岩油的裂缝发育强度和方位,指导页岩油的勘探部署工作。【结论】页岩油五维裂缝各向异性分析方法较多,针对不同工区不同地质情况,应逐步分析对比,优选适合该工区的方法,以取得最优效果。

    2024年09期 v.51;No.88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屋面雨水资源化利用措施及适用性分析

    赵冬梅;王萱;吴一凡;

    【目的】建筑屋面雨水是城市雨水径流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资源化利用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有利于城市健康水循环的恢复和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方法】研究改进现有的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对屋面雨水进行截留、滞蓄,降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压力,使其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相适应。【结果】与传统雨水排水系统相比,种植屋面、雨水花箱和垂直绿化等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排除屋面雨水,增加绿化面积,保温隔热,提高人们生活舒适性,还能对屋面雨水收集利用,降低市政雨水管网负荷。【结论】建筑屋面雨水资源化利用,对于缓解城市内涝危害风险,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年09期 v.51;No.880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方某长流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探讨

    刘凡;纪海霞;

    【目的】以北方某畜牧业城市的新建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长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分析进水指标、特征污染物,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池+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超滤膜”核心工艺,合理布置、节约用地。【结果】经该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结论】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地域和生活污水特质的处理项目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

  • 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的客体问题研究

    叶爽;

    【目的】探讨国内及域外GUI外观设计专利的客体问题,特别是围绕产品说与设计说、载体的实体性限制等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阐明GUI设计的专利保护范围。【方法】对比分析中国法律规定的详细阐述和国际条约、外国立法、司法案例等,揭示GUI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虽然中国的立法倾向于保护设计本身,但是司法实践却强调产品的实体性。国际法律和司法实践则更加灵活,对虚拟产品和GUI的保护更为广泛。【结论】应进一步明确界定GUI外观设计专利的客体,将重点由产品转向外观设计本身,突破外观设计载体“实体性”的传统观念,考虑通过修改法律或新增司法解释等方法扩大产品载体的范围,将软件虚拟载体合法化,以促进设计创意的发展和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2024年09期 v.51;No.880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NFT数字藏品铸造行为著作权问题探讨

    郑森;

    【目的】分析NFT数字藏品铸造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探索其形成过程中的财产价值。【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NFT数字藏品铸造行为的法律属性。【结果】铸造行为的结果是产出NFT数字藏品。NFT具备作品的实质要件“独创性”,其是一件独立作品,而非原作品的复制品。NFT代币化背后的数字作品复制品没有“稀缺性”,不具有价值,而锻造行为也并未给NFT增值,NFT数字藏品本身不具有价值。【结论】NFT数字藏品的价值性主要来自铸造行为之外的版权授权或者是“更傻者理论”。

    2024年09期 v.51;No.88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专利分析

    孙明明;

    【目的】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液态电解液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态电解质能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目前新能源领域的研究重点,可以为相关企业的专利战略布局提供技术指引。【方法】以PatSnap(智慧芽)专利检索系统收录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作为数据源,对专利申请发展趋势、法律状态、专利申请人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从材料、结构、工艺、专利引用次数等多个维度总结无机、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技术发展情况。【结果】无机固态电解质和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外企业已经在无机固态电解质方向做了大量专利布局;我国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领域的专利布局还较少,企业的相关专利布局还较为分散。【结论】加强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方向的专利布局,确保电解质上下游产业全过程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

    2024年09期 v.51;No.880 127-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方法专利申请概况

    唐郡;杨旭;白宁;钱公;

    【目的】更好地掌握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方法领域的发展现状。【方法】对国内外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方法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搜集、标引和梳理,分析该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重要专利申请人、地域分布和法律状态。【结果】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相关技术在日本已较为成熟,专利申请量趋于平稳;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研发活跃度较高,已经成为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大国。【结论】电站锅炉承压部件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的产业化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将这些技术投入实际工业生产获得产业化收益,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4年09期 v.51;No.88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管理

  • 江西省科技成果收储转化对策研究

    林良;屈喜琴;周光华;

    【目的】虽然江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省(区、市)相比,江西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果转化率仍较低,亟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方法】分析科技成果收储的内涵、意义及潜在问题,借鉴山东省、湖北省专利收储转化经验,提出江西省科技成果收储转化路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从组建运营机构、建立收储转化基金、搭建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提出江西省科技成果收储转化的对策建议。【结论】通过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集中管理和运营,挖掘和发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024年09期 v.51;No.88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刘冬;

    【目的】分析梳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创新发展策略,优化与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价值链,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支撑体系。【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等,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创新机制。【结果】目前河北省产业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划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稳步增长,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匮乏等。【结论】通过采取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提高集群间协同能力、吸引高端人才等措施,优化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机制,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9期 v.51;No.88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创新政策的结构特征:主题、主体与网络图谱

    丁云霞;

    【目的】为持续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省政府在“十三五”时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明晰创新政策制定的现状,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河南省“十三五”期间发布的437件创新政策文本进行梳理,对政策的发文时间和数量、政策主题、发文主体等相关特征值进行描述,并绘制创新政策关键词网络图谱、发文主体的合作网络图谱。【结果】河南省创新政策发文量与河南省创新发展需求基本协调,但存在发文主题广泛、缺乏融会贯通、发文主体责任不明确及协同性有待增强等问题。【结论】河南省须加强创新政策内容整合、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发文主体合作,为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力量。

    2024年09期 v.51;No.880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的科技管理信息分析与可视化应用研究

    杨一帆;焦长春;

    【目的】大数据时代科技管理信息种类多、数量大,给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效率低、工作量大,难以满足分析需求,急需新型科技管理信息分析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科技管理信息分析方法,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管理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设计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现分析结果。【结果】该方法可对各类科技管理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打造全省科技管理数据一张图。【结论】该方法可提高大数据时代科技管理信息的分析效率,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科技资讯

    <正>光捕获材料生产工艺改进后性能大幅提高科技日报2024年4月25日报道,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找到一种方法,只需简单调整光捕获材料的生产工艺,就能使材料性能大幅提高。科学家一直在开发低成本的光捕获半导体,这种材料利用太阳能为设备提供动力,将水转化为清洁的氢燃料。目前有一种氧化铜半导体材料,价格便宜、储量丰富且无毒,但其性能远不及占据半导体市场主导地位的硅材料。

    2024年09期 v.51;No.88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科技》征稿启事

    <正>一、杂志介绍《河南科技》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主办、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出版的公开出版物,面向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前沿,以自然科学领域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发布最新技术创新成果与创新实践报告。读者对象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政府机构等单位中的科研人员。期刊收录于知网、万方、维普、日本JST等主流数据库,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

    2024年09期 v.51;No.880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