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涛;白云鹏;李斌;
【目的】研究海湾煤矿42211工作面顶板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探查其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范围。【方法】在经验公式推导计算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推进距离下垂直应力分布和拉应力场分布下的覆岩“两带”高度变化规律。【结果】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出42211工作面的“两带”发育高度。【结论】数值模拟结果和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接近,研究成果可以为此类工作面实测“两带”发育高度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文龙;马开锋;郝梦姝;薛尧相;
【目的】针对煤矿区地表沉降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TLS)融入GM(1,1)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方法】基于某矿区2011—2017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TLS)与最小二乘法(LS)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M(1,1)预测模型,采用TLS方法对2018年矿区沉降预测的精度较LS方法提高了0.49 mm;对2019年矿区沉降预测的精度较LS方法提高了0.55 mm。【结论】本研究验证了采用TLS方法的GM(1,1)模型相较于LS方法的GM(1,1)模型在矿区地面沉降预测中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效果。
2024年09期 v.51;No.88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马路;张明伟;李雪;田壮才;苏振豪;边思丞;谢传国;
【目的】以中煤新集集团刘庄煤矿某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时巷道顶板离层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安装在巷道顶板的离层仪监测发现,巷道顶板发生离层,主要发生在7#(296 m)和8#(332 m)顶板离层仪位置,且7#位置在深层和浅层均有下沉,但8#位置只有深层下沉,且下沉量较大,说明顶板整体在深层位置下沉。【结果】第一次治理措施采用全断面喷浆和设置点柱,但治理效果不理想,顶板下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次治理措施采用长锚索注浆加固,治理后离层量明显放缓,顶板离层得到控制,治理效果明显。【结论】采用长锚索注浆加固可有效控制顶板离层,研究结果为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巷道顶板离层控制施工提供指导与借鉴。
2024年09期 v.51;No.88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益名;廖晨;曾会;
【目的】山区管道低洼处易积液形成腐蚀环境,而现场因高含硫无法打开管道,因此需要研究如何直观了解管道内部流型。【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VOF模型耦合RNG k-ε模型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含液率下水平管道的流型分布、压力分布及含气率。【结果】结果发现:某气田流常见工况下管道内流型以层流为主,流速和含液率增加时,流型发生变化,混合速度V_(mix)=9.00 m/s时,体积分数Vol=0.3,出现分层流夹带(波浪、气泡),表现为过渡,当流速和含液率均增大时,分层流夹带(波浪、气泡)过渡为气泡流。【结论】研究发现,某山区常见工况下水平管含液率和流速存在主次竞争关系,流速增加会使气液界面扰动增大、携液能力增强,进而有助于避免积液腐蚀,研究成果可为山区水平管道流型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9期 v.51;No.88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